周日下午在辛志平校長故居,參觀小林伸幸撮影展,萬神之森。展出照片數量不多,大概二十幅以內。大小約A3形式,作品不是常見的噴墨或沖印,而是類似藍曬的白金印相法,沖洗於手造紙上,主題全是山川樹石,流水草葉。一幅幅類似光影素描的作品,靜靜的等待著與觀者共鳴。
我很喜歡自然風景這個主題,尤其是自己偶爾會到山裡走路,遇見美景當下會拍攝許多照片,但回家一看,大多都是失敗之作,總覺得照片無法表達拍攝當時場景,也因此會特別注意"好"風景作品是如何構成。歸納可能有三個要素。
1 "好"作品顏色要豐富而且濃烈。最好是藍天白雲,楓紅片片,不然就是遍地野花綻放,國家地理雜誌就是最好例子。
2 "好"作品取景要壯闊。主題若不是大山,大水,就是神木,瀑布,要能呈現自然山水的壯大之美。安瑟.亞當斯的雄偉山勢,或是荒野之美就是例子。
3 "好"作品主體要明確,要能凸顯主體,得常用大光圈將主體以外項目虛化,營造如夢似幻場景。
若能掌握這三個要素,應該就可以拍出好的風景作品,不過小林伸幸幾乎都是反其道而行,他的顏色不濃烈,甚至只留下了光影,他的主題很簡單,都是林間尋常可見角落,他的作品中幾乎都沒有主體,每個角落都是鉅細靡遺。看起來違背了三要素,即使如此,他的作品卻有另外一種味道,強調細節,白描所看到的畫面,反而能忠實反映自然場景,讓人如同親臨現場,用自己眼睛去看當時真正樣貌。感覺和連建興早期畫作非常類似,都是試圖用白描,靜物方式,描繪所見自然景物,透過近乎刻苦方式,招喚出自己與被拍攝體(自然)共鳴心靈,企圖找到永恆與和諧之美。
當然,每個人都喜歡顏色鮮豔,景色壯闊,主題明確的作品,我也不例外,可是實際的自然環境中,上述場景是少數,常常都是樹蔭遮蔽,藤蔓延伸,雜草青苔,陰暗潮濕的環境,缺少豐富色彩,也不是到處都有明確主體。這時更能發現小林描寫式手法,很耐看,尤其是日本和台灣這類地理環境,對作品感覺更是親切。以此種角度來看,算是成功了。但我也很懷疑,如此中性的作品,如何讓一般人對其產生共鳴,若是川內倫子或是森山大道,到了山裡,又會拍出什麼畫面呢?
現場同時播映紀錄片( https://vimeo.com/82914873 ),片名為自然的肖像。拍攝手法一流,光影掌握恰到好處,配樂和剪輯也很讚,讓人視線始終跟隨著鏡頭移轉,完全是加分效果。
紀錄片中記錄的小林伸幸,背著又大又重又難用的蛇腹相機在山裡面走來走去,又堅持選擇外人根本無法辨識出差異的紙張,用盡龐大的時間和繁複的工法,就是希望能將他對自然的領悟與優美的執著,灌注在這個能保留一千年的作品中,而且最重要是,他還會笑。對應我日常工作,只能說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