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失敗的恐懼,2017寶二水庫馬拉松


跑完寶二水庫馬拉松 還能跳拍 可見得不夠認真

這是第三次馬拉松記錄。回想年初第一次初馬,前幾週的第二馬,中間練跑等等都有紀錄,再寫下去就成流水帳了。而且跑步這檔事,不都一樣嗎?集合出發、快樂起跑、無聊擺動、痛苦掙扎,終於抵達終點,還能有什麼新鮮事呢。不過,這次寶二水庫馬拉松的確有些不同,就是活動前因為腿部受傷,幾度萌生放棄念頭。

上升836公尺的變態路程

受傷原因是,久聞寶二馬拉松難度高,為了不開天窗,一個月前就開始排定計畫勤加練習,但在某次練習中,兩邊膝關節外側和腳踝突然疼痛不已,當下只能慢慢走,幾天後情況雖有好轉,但疼痛經驗讓我對完賽與否和馬拉松都有了恐懼。對失敗的恐懼。

Dawid Planeta作品

畢竟,自身不是天生愛運動類型,長跑對我而言,也只是人近中年,為了挑戰自我極限或是說抓住青春尾巴的嘗試。在沒有器材和專業指導下,僅僅藉著身體本能,逐漸拉長距離,從3公里、10公里,到半馬全馬。

我這種沒有章法的胡亂練習,若是平緩路面可能還能應付,但遇到上上下下的陡坡就完全是超過身體負荷,反撲是必然的,所幸這次只是過度使用所造成的韌帶疼動,休息幾天就能恢復,之後說不定是關節磨損或肌肉拉傷或心血管系統問題,就不是靠自然休養能康復了。

那幾天,我也重新整理對長距離跑步的認知,以往,想到馬拉松就是意志力奮戰的考驗,遇到撞牆期或是撐不下去時,心想著咬牙閉眼也不能放棄,當下雖然很苦,但通過後心中反而覺得有股悲情的美,那是挑戰,但也僅限於"意志"上的挑戰。

可是,人生很多事都是一樣的,到達某種程度就會遇到挫折阻礙,要如何避免受傷,成為我現下要考慮的新項目。運動雖好,但也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行,當身體發出警訊,就該省思是否過分操勞或採取科學方法。

當然,某些人的角色,例如職業運動員或軍人或冒險家,必須承擔超越"疼痛"和"傷害",才能達到更高境界的訓練,但我僅是位平凡的資訊工程師,挑戰意志力就好,實在不需要傷害身體。更何況,隨著年紀越大、身體衰敗,未來的人生,應該有很多疼痛在等我了,不急於現在刻意找,未來自然會出現的。所以起跑前就訂好原則,身體第一,若感覺疼痛就休息或取消。



雖然海拔不高 但有跑在山脊感覺

水庫路線

活動當天相當熱鬧,新竹地區許多公司慢跑社都有參與。跑在熟悉的路線上,只有平時空盪盪場景突然多出許多人,稍稍覺得不習慣。另外,第二圈開始,突然下起大雨,雨大到張開嘴就有水喝的程度,全身濕透,鞋子也因為浸水跑起來有怪聲,這其中內心一直在上演,若有人放棄是否要跟進的小劇場,結果反而是沒有看到任何人脫隊,大夥反而越跑越快。

老天保佑,行前擔心的腳痛都沒出現,只有幾次上坡時,感覺到膝蓋附近肌肉隨著步伐滑來滑去,感到恐慌,放鬆腳步後似乎頗有改善。

最後成績是五個小時跑完,而且還取得前百分之三十排名,全程42公里,上升836公尺的上下坡,真的是很艱難,沒有腳傷讓我很開心,而且全程都是跑步姿勢,真是很佩服自己。

若要跑得遠 就一群人跑

從原本不期望完賽,到能夠五小時多一點跑完,我覺得團體動力是很大助因。途中很長一段距離是跟著豐原慢跑隊前進,他們步伐穩健,默契十足,跑在他們後方就覺得安心。還有下起大雨時,看前後左右夥伴都堅定不移的繼續前進,心中就更沒有猶豫,相信只要繼續跑,一切就對了。長跑雖然是非常孤獨的活動,但一群人跑,的確能讓人跑得更遠,這也是本次活動的新體驗。

一組百馬隊 搖旗吶喊呼著口號前進

看照片 也能感受到他們的開心

另外,途中看到兩位選手,右邊是視障運動員,左側有位領跑員,領跑似乎用手環拉著視障者前進,這畫面讓我十分感動。試想,要有多少愛心及耐性,才能協助視障運動員走出戶外,融入人群。馬拉松永不放棄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徹底展現,甚至達到了平等參與的新境地。

視障運動員與領跑員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愉快的43公里,2017遠東紡織全馬

第二次全馬成功

上週末(11月4日)參加人生第二場馬拉松,2017遠東馬。清晨六點出發,四小時50分完賽,分組排名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相較二月初馬新社櫻花馬拉松,時間和排名都有進步。

回想上次初馬最後十公里,每一步都要催眠自己,才連拖帶拉勉強抵達終點。這次活動,或許因為天氣好,也可能是因為有充分準備,就這麼順利完成。最重要的是,整場賽事即使很疲憊,或是遇到陡坡逆風,我都堅持小跑步。對老手來說或許不算什麼,新手如我卻是莫大鼓勵。

遠東紡織新埔廠前出發

活動地點就在新竹新埔,騎摩托車就可到達。少了舟車勞頓,又是熟悉區域,出發前心情十分輕鬆。抵達會場,放眼望去,滿滿都是人頭,全馬人數約一千五,半馬二千,各個都自信十足。裝備上,自備水壺人數很多,穿夾腳拖或索性赤腳跑也大有人在。場內女生不多,也沒有COSPLAY助陣,大家都很專業,氣氛有些嚴肅。


湖口台地上大片茶園,左方已經有折返回來的快腳

跑在新埔郊區,路邊多是稻田和丘陵台地,農作以稻田和茶園為主。邊跑邊欣賞田野在強風吹襲下稻浪翻飛的姿態,還有幾戶人家為了驅趕麻雀,在田中拉起長長的彩帶,飛舞時反射出光影,非常引人注目。
 
 

沿途每隔三到四公里就有補給站,提供各式飲料和水果滷味。可樂和冰啤酒不稀奇,有幾攤準備客家美食米苔目,還有新埔特產煙腸。聽說領先群選手為了爭取時間都會跳過補給站,我們這種弱腳,當然是吃喝撈本兼休息,不然怎麼跑的完?
 
新埔特產煙腸
偶爾會有小朋友加油打氣 還有熱心商家會免費提供礦泉水

漫漫長路,我多半是混在人群中隨興前進,無聊時想想最近看的小說或工作,或是左顧右盼拍拍照分散注意力,藉此舒緩長時間跑步不耐心情。步伐上,盡量都維持小跑步節奏,畢竟只要鬆懈當步兵,就很容易一瀉千里,導致後面路程就是走路多,跑步少。

再不瘋狂都老了 完全是抓住青春尾巴的概念

領先群跑者 足足超越我一個半小時 每天吃鋰電池嗎?

跑道上的急救天使 AED志工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石黑一雄【別讓我走】讀後感


近日翻閱2017諾貝爾獎得主石黑一雄十年前著作,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閱後心頭沉重不已。掩卷,聽書房外東北季風呼嘯吹拂,想像著故事末凱西所見末日荒涼景象,更是哀傷。

原本僅是想沾染諾貝爾獎光環,而且書評都說,別讓我走是一群「複製人」為主角類科幻小說,想來是輕鬆又好讀,或許還能推薦女兒親子共讀。怎麼知道開卷後,通篇故事和複製科技無關,既沒有尖端科技和明亮的實驗室,更沒有驚險逃離和獵殺鏡頭。所有的,只是十歲少女於英國寄宿學校,用細微的少年心事所描寫的生活點滴。

只是,令人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內收容的,都是複製人。與所謂正常人相比,他們同樣有血有肉,更有靈魂和夢想,但作者一開始就明確設定這些複製人生命目的,就是健康長大成人,將身體器官貢獻給正常人後死亡。簡單明瞭,沒有灰色地帶,無關乎靈魂、愛與夢想,更無涉倫理辯論。


所以我們只能眼看著一群有血有肉有靈魂有夢想的小朋友,被豢養在無法與外界互動的固定範圍中,過著與一般同年齡小孩類似生活,但其背後,冷酷無情的大限日期仍然不停歇地逼近著。

書寫上,作者平鋪直敘地描述幾個主角在類似莊園的校園生活,筆法詳細質樸,好像可以見到畫面在眼前流轉,節奏則是緩慢如靜水。陰鬱的氣氛,難以明說的壓迫感,沒有聲嘶力竭但又沉重萬分的緊緊扣住我們的心。

第二部分,三位主角離開寄宿學校後轉入中介農場。在這裡,他們遇見更多來自其他寄宿學校的複製人,相互討論複製人族群遭遇問題,更能經由電視或是駕車遊歷,接觸真實世界。總之,在農場中,他們擴大了視野,但同時也因為各自觀念和利益衝突,讓彼此漸行漸遠。

 
篇章最末,也是命定結尾,主角與其他複製人在農場幾年生活後,萍飄蓬轉、四散分離。複製人都要在接到通知後,到醫學中心進行捐贈,而生命也將在三到四次的捐贈後終結。主人翁們當然也不例外,只不過機緣牽引下,已經分離多年的凱西、露絲和湯米,在醫學中心重新聚在一起。

久別重逢,沒有欣喜,只有無法改變的命運。露絲在凱西面前嚥下最後一口氣,湯米原本以為有機會延後捐贈,收起嬉鬧態度,費盡心力投入藝術創作,但還是不敵巨大的社會目的,結束了生命,只剩凱西獨活,隨風飄零,等待即將到來的捐贈。


當結局已經固定,努力和掙扎沒有任何用處,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人對生的無比的依戀都被泯滅,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在小說最後,三人聚首,彼此開誠布公,共同重建兒時回憶,凱西更透過院長釐清了童年幻夢海爾森寄宿學校在現世角色,讓所有一切都有了串聯。石黑一雄似乎想說,即使是無親無故被社會拋棄的人,只要有充滿溫暖與愛的回憶,生命也會因此而完成。


本書還有改編的同名電影「Never let me go」,內容已盡量還原原著,但個人還是偏愛小說中濃鬱的情緒和驚人的澎湃心情。其待下一本小說,被埋葬的記憶,再進入作者廣闊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