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為民初小說家,以描寫底層人民質樸生活情狀著稱,代表作為"邊城"(小說 連結)、"湘行散記"(散文 連結)。自己年輕時就愛極這兩本書,愛屋及烏,對於培育他的種種故事,同樣有莫大興趣。
"從文自傳",是沈從文32歲時出版,自撰其前半生成長經歷,可以分成童年和軍旅兩部分。童年的沈從文總結一句就是個頑童,沈家是地方紳士,雖非大富大貴但也生活無虞,沈從文自小就被安排進私塾受教育,但他總是仗著一點小聰明,就愛逃學四處閒散遊玩。而一般人逃學沒成就是正常,沈從文的逃學,卻奠定他日後成為文學家的基礎。沈家位於湘西鳳凰縣,這裡地近雲貴高原東側,依山傍水且自然環境豐富(連結),雖是住在城中,但在苗疆中有租地,定時會往山裡頭去體驗原始生活。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觀察自然。人的美感記憶總是存封在童年,沈筆下的童年生活,大底來說都是活活潑潑充滿著水波光影,童年時期的記憶深深影響沈從文審美經驗,湘西小鎮邊上山光水色都是滋養作家的泉源。而他自述蹺課逃學是「到日光下去認識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萬彙百物的動靜」,僅這描述,就好像是日後邊城小說中牧歌式光影的基礎。
二、觀察人文。沈自述,蹺課逃學是觀察各行各業如何操作的好機會,鳳凰縣為滿、漢、苗三族混居之地,文化衝突(融合)頻仍,鎮上各行各業興盛,提供各種觀察機會。也使得沈從文對人情物事的啟蒙遠早於文字書本。
第二部分是,沈從文從軍後的生活。他十四歲參加地方團練,十五歲隨軍離開了鳳凰和家庭,隨著隨護國軍在湘、川兩地駐防,在各式各樣的見聞和遭遇中成長。當時正值清末民初,局勢動盪不安,人命如草芥,他自述在部隊中,「我看了些平常人不看過的蠢事,聽了些平常人不聽過的喊聲,且嗅了些平常人不嗅過的氣味」。
對於這些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沈從文沒有什麼評斷,而總是用平淡無波的口吻敘述著。我們可以說他無知或冷血無情,也可以套上文學用語,說他是溫情中有悲涼,無論如何,在那動物性的時代中,無力感是普遍的現象。
文中,他提到「我永遠不厭倦的是看一切,宇宙萬匯在運動中,在靜止中,在我印象裡,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麗與最調和的風度,但我的愛好顯然卻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類生活相聯結時的美惡,另外一句話說來,就是我不大能領會倫理的美。接近人生時,我永遠是個藝術家的感情,卻絕不是所謂道德君子的感情。可是,由於社會人與人的關係產生的各種無固定性的流動的美,德性的愉快,責任的愉快」。
此時的沈從文,陷入巨大的孤寂,深深的無力讓他覺得該有所改變,恰逢機緣引導,五四新思潮強烈的震懾當時徬徨的青年,他決定離開軍隊準備到北京唸書,轉入新文化運動,投入人生更大的場域中。
本書可以說是本尋根的書,既然毎個人的生活都是受限於自身成長環境,尋根應該是基本的功夫。書中文字描述平實且充滿畫面感,隨著作者平實的文字川流而過,引導讀者像觀看電影般,在他營造的的童年中,感受非常鄉土的童年記憶和無奈的軍旅生活。初看時覺得有如乘著小舟隨水漂流,無不寧靜安詳,細看下去又有卻又帶著好多無法言說的感情。這種以溫柔的方式,刻劃生活方方面面的方式,實在美麗。
----
附上:太座推薦的台大開放式課程,王德威,沈從文的啟悟。(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