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散文書:最後的秘境東京藝大 天才們的渾沌日常


東京藝術大學是日本最高藝術學府,體制上,由美術學部(繪畫科、雕刻科、工藝科、設計科、建築科、先端藝術表現科、藝術學科)和音樂學部(作曲科、指揮科、聲樂科、器樂科、邦樂科、樂理科、音樂環境創造科)等2學部組成。各學系內部有分組,向上則有研究所。長久以來是日本藝術發展和人才培育重要基地,音樂家坂本龍一和台灣本土畫家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顏水龍都是其中校友。

雖然是藝術重鎮,對普羅大眾而言,所謂藝術大學也僅是個必然的存在。除非是從小立定志願以藝術為職志的青年,或是藝術行業人士,應該不會對藝大的內部有興趣。這麼小眾市場狀況下,仍有【最後的秘境東京藝大】出版,如此逆向操作,反而讓我對內容充滿興趣。

作者二宮敦人(連結)是驚悚推理小說作家,妻子就讀東京藝大雕刻系,據描述會半夜拿泡水的宣紙包裹全身作成石膏模型,因為對妻子特異型行徑和就讀的藝大產生好奇,促使他深入探究藝大的念頭。這點和我經驗有些相似,因為我屬於和藝術比較無緣的類型,偶爾去美術館或音樂會時,也只能說出【好像很厲害】、【看不太懂】這種程度的感想而已,反之,老婆是攻讀應用藝術研究所,長期浸瀅在藝術世界的文化人士,或許讀了這本書,更能瞭解她的世界。

綜觀書中內容,制式介紹(如組織架構、組別介紹、課綱內容、年度祭典)與藝大各學系學生訪談兼具,訪問內容也涵括家庭背景、求學應考經驗、口述課程概要、創作剖析、對未來展望等。

從功能來看,因為訪談對象多是大一或大二學生,書中也穿插招生、課程介紹,對有志應考藝大學生來說,直覺可將本書當成應考攻略。或許台灣有人也能尋此模式,介紹北(台、南)藝大,啟發更多青年學子投入藝術學院。此外,作者對藝大各學系都有生動描述,例如、工藝教室內如工廠的設備、專題作品如何製作、演奏使用的大型管風琴、樂團如何運作等,雖然有些獵奇的味道,讀來卻十分有趣。

書中還不斷強調音校與美校的差異,雖然同屬藝術範疇,但從作者眼中看來,卻是截然不同。音校的學生以表演為主,累積數十年的練習,只為了能當上演奏家。所以入學第一件事情,是拍光鮮亮麗宣傳照,無時無刻要注意門面、維持好社交網絡、爭取演出機會。美校學生不然,他們擁抱生活、追求自我成長,不在乎作品一時的成名與否。(這在坂本龍一自傳書中,也有很明確的描述)。

除了上述介紹,我自行綜合一些觀點。

一、藝大追求 = 技藝?

印象中,藝術,不論是音樂或是美術,都是需要長時間磨練和追求挑戰,才能達到水準。原本以為藝大學生都是天才,不需要這個過程,透過訪談,才發現,他們練習得更投入和認真,甚至比一般人更堅信這個原則。

鋼琴和提琴學生都是自小每天不間斷數小時練習,繪畫學生也常常連續數十小時臨摹,各種漆器或金工等工藝品更是重體力和精力投入。學生們似乎都認可,這是技術的競賽,必須透過不斷嘗試,才能呈現出令人驚訝的獨特樣貌。也因為他們都是該專項人才,更能理解他人的厲害和困難之處,強烈的好奇心,或是不服輸心態,反而成為他們嘗試更多方法,投入更多精力的動力,進入相互競技的循環。

從結果看,這和日本職人精神類似,或許學生們沒想這麼多,僅是認為,與其將曲子或畫作呈現給一般人,更像是要讓懂這領域的同類人欣賞而努力著。

二、藝大學生 = 邊緣人?

想像中,讀藝術的人,多是不修邊幅、放浪形骸的邊緣人或不世出的天才。實際上,能進入藝大的學生,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篩選的專業人士,絕不是等閒之輩。而且與文、法、商學生相比,他們畢業後出路更狹窄,所以會承受更大壓力。

每年許多優秀學子進入藝大,兢兢業業、努力思索,嶄露自己。但藝術世界中,努力並不等於回報,大眾往往只關注天才,在僧多粥少狀況下,學生們如何自處?作者有專章討論,但總覺得不夠深入。

三、藝術是什麼呢?

若問藝術是什麼,過於抽象。不妨先從簡單入手,人接觸藝術時,究竟在想什麼呢?作者在書中提到妻子小故事,她妻子和親人旅行時,去羅浮宮美術館,據說她站在美術館的一角,完全動也不動,盯著勝利女人像看,看了一個小時後,她母親問她還要看嗎?她居然說還要。她母親就說,那就看到她高興為止吧。據說之後持續盯著看了五個小時以上,同行的人都打瞌睡,作者學雕塑的妻子卻紋風不動。

有人認為就是因為喜歡的心情,衍生出無止盡能量,源源不絕的就要創作。也有人認為藝術是不斷的戰鬥,例如油畫學生立花的訪談,她覺得畫就像一面明鏡,所有的自己,包含不想看到的那一面,都會呈現在畫中。想對自己徹底刨根問底的衝動,便誕生了作品。將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從自我的核心深處汲取出來。

四、其他

本書結構上的問題,訪問的人都是學生,缺少較年長,例如藝大老師和真正成為藝術家的看法,對藝術的介紹會更完整。

另外,目前時代劇烈變化,大學教育的形式和意義不斷被討論中。尤其電腦類神經網路已經可以自動創造畫作和編曲,對在乎技藝和實作的藝大,又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呢?我也很好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