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散文集:焦慮的現代人



焦慮的現代人(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作者Karen Horney,英文初版為1937年。中文版由新潮文庫在1975年初版,譯者為業內權威葉頌壽醫師,內容豐富、譯文流暢,是信達雅兼具的好書。

作者卡倫·荷妮是新佛洛伊德學派研究者,該學派依然保持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和潛意識及夢的概念,但不強調性與攻擊衝動,而重視社會文化經驗對人格的影響。

荷妮認為每一文化的生活情境都會產生一些恐懼不安。它們也許是外在危險(如大自然、敵人)所引起,由社會關係之形式(由於壓制、不公平、強迫的依賴、挫折所產生的憤怒敵視)所引起,由文化傳統(傳統上對鬼魂,對禁制之破壞)所產生,不論它們的來源如何。我們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具有這種恐懼不安之情,但是一般而言,每一個個人都會受到影響,沒有人能避免它們。這些不安一般皆會受到某些保護性的措施(如禁忌、儀式、風俗等)所消除。通常言之,這些防衛乃是代表應付恐懼的更經濟的方法。

正常的人,雖然也會受到它自身文化之影響而有恐懼之心及防衛心理,一般來說,卻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享受生活所給予他的一切,並利用文化所潛藏給予的可能性使自己獲益。也就是說他除了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外,大多數時間他並不會感到痛苦。

不過,到了現代,經濟上強調個人競爭原則。孤立的個人必須與同一群體內的個體互相競爭且凌駕於它們之上。這種情境的心理結果造就了個人之間的敵對怨恨態度。這種介於個人之間的潛在敵對緊張態度,結果會經常得引起恐懼,對心中有潛在怨恨別人的恐懼,而它又會對因自己的敵對怨恨,而招致報復的恐懼之心所加強。

在此壓力下,甚至最正常的人也不免要感到,如果他處事成功,就獲益良多,如果失敗了,就一文不值。不必說,這陳示了自我尊重的不穩固基礎。結果促使個人在心裡感受上,認為自己孤立無依,若再與焦慮不安及對自己徬徨無定,不知所從的心理相伴,更是可怕。

上述情境迫使人們產生對親情關懷的極端強烈需求,擁有關懷的人,較不會感到孤立隔絕,也不會受怨恨敵意所威脅,並且對自己較不會感到徬徨不定。由於它是人生的最重要需求,因此愛在我們的文化中,就被過分強調了。它變成一種幻覺,正如成功一樣,以為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這也就是本書探討的兩大主題,對權力的追求 striving for power 對關懷的追求 striving for affection。

而權力和關懷的本質都有虛幻性質,再加上對權力的競爭與傳統以來標榜的博愛及謙虛就有著巨大的反差,都讓人內心充滿了許多矛盾的感覺。

----

精神病人或心理上有困擾的人,除了上述的恐懼外,由於個人生命中的情境(大多時候是兒童與父母的交互作用中產生基本焦慮),比起一般人來要更易受到痛苦,行為上,他的過份需求,與對一無所獲的恐懼,他對自我榮耀、聲望地位的追求,與深感個人無依無助的感覺。他們與正常人的分別,只是程度上的。

正常人能夠面對這些困擾並有所反應,而不會損害到自己的人格,在精神病人身上,所有的衝突都十分強烈,任何令人滿意的解決都已是不可能。他們通常由於早年孩童經驗的影響,因而無法解決它們,即使努力掙扎仍然無法調和類似衝突,朝向侵略攻擊的傾向,與順從屈服的傾向,甚至要付出人格損害的代價,才得以解決。

----

類似以社會文化角度切入心理學領域,除荷妮外,還有阿德勒Alfred Adler、弗洛姆Erich Fromm、容格Carl G. Jung。他們的論點或許不夠科學,但對我等心理學門外漢來說,反而能吸引目光,本書已是八十年前的論點,現在讀來,文中所描述的心理現象,仍然是我們所關心的議題。

尤其有了些年紀,更能體會,人生當然有許多不可能徹底解決生存焦慮問題,唯有透過對現在的了解,未來的希望,才有可能獲得對自己、對群體的洞見,才有可能在分裂,充滿焦慮的情景中,建立完整的自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