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山鄉境內慢跑久了,對境內特殊景致都會有興趣,偶然得知三峰村內仍有傳統人工炭窯,就開始尋找相關資料,幾番探索拍攝,9月21日當天更有幸參與開窯過程,記錄如下。
和窯主阿興合影 |
三峰炭窯位置在竹40和竹47-2三叉路口,此處背倚丘陵,前臨谷地,四周盡是果園和竹林,特殊造型的窯體很難不引人注目。網路上可以搜尋永興炭窯或峰城炭窯,不過似乎仍以三峰炭窯為最多,臉書專業(連結)。
窯體由大量土磚堆砌而成,面積約十坪,高度近三米,外形方正,頂部平坦,大半部份倚靠山丘,結構堪稱安全無虞。由右至左分別是燃燒口、窯門,左側還有階梯可上至頂部。在此可以看見窯體呈圓球狀,上還有三個通氣孔。最上層則是稻草鋪成的大頂棚,推測是防止雨水直接浸泡屋頂,增加上部重量,產生坍塌危險。也因為這稻草屋頂,讓炭窯看起來像是哈比人的家。
每次燒窯時間大約二個月,首先將木材放滿窯內,接著以石磚封閉此門並用土泥封實,然後就是為期三周左右加熱時間。這段時間內,每兩小時就要在燃燒口添加木柴,保持火勢不滅,讓窯內溫度維持在八百度左右高溫。有經驗的師傅,會由排煙口冒出來煙的顏色判斷木炭燃燒狀況,由起初的黑色,逐漸轉成白色,或是清淡時,就可以封閉供火口及排煙口。
這裡牽涉到木炭生成的理論基礎,木材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與很少量的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的原子結合而成的物質,因此若有足夠的氧時,木材便能完全燃燒,變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後消逝於空中,留下一些礦物質成分的灰。但是在氧不足或完全缺氧的條件下悶燒或乾餾時(化學上又稱之為不完全燃燒),木材就進行熱分解留下碳元素,是木炭的主要成分,這種過程稱為碳化。
封閉窯體後,是三到四周自然冷卻過程。接著就是挑選個黃道吉日開窯。當天會有較多人手幫忙,我參加這天,約莫有七位,四男三女。傍晚時分,女主人端出兩桌滿滿吃食,大夥酒足飯飽後,約六點開始進入真正工作階段。
首先是搭起天幕,這是因為當天有雨,為避免木炭遇水受潮的動作,接著是鋪設大面積塑膠地布。然後就是用榔頭敲開窯門口的土泥,將磚塊一一取出,放置一旁供下次使用。
開窯門 |
可以看見窯內整齊堆放的木炭長條 |
接著就有一組人負責從窯體內取出木炭,裝進竹簍或大塑膠盆,移到中間區供第二組人進行分裝作業。此時有兩個特殊動作,一是將長條敲成數截,二是依照經驗挑出未炭化完全的次等品,這些大多是因為靠近窯壁,脫水不完全,燒起來會產生白煙,蒐集後會繼續成為下次原料。
阿興在窯門口 |
口罩是必備工具 |
將木炭移至中間區域 |
全部都是勞力活 |
在阿興眼中,木炭就是黑金,脫水後的木炭是黑色的多孔固體燃料比木材燃燒得好,不僅不會冒煙,火力旺,功效高,可以得到較高的溫度。
以往,木炭是家家戶戶必備重要資材,但如今都改燒瓦斯或是天然氣,木炭需求大減,當然也影響台灣各地炭窯場,三峰炭窯可以說是現時代最後幾座仍在運作窯場,所以吸引不少熱愛鄉土採集的攝影人士。
今天開窯現場,攝影師甚至以工作人員多,其中吳伯彥(連結)已經連續拍攝五年,還有遠從彰化過來的專家,看著整排大陣仗,隨便套設備或許就能買下整座窯木炭。也是個奇景。
奇景,攝影測拍人數比工作的還多 |
在今天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和工業迅猛發展,炭窯工藝(工業)正在慢慢的消失,畢竟它對我們的生活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即使消失或被遺忘和丟棄,也僅是洪流中一聲嘆息。但那些技藝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成就。未來,或許在小量供給下,三峰炭窯仍能在兼顧生計和技藝傳承上,扮演著更大的角色。
參考資料
最簡單的木炭製造法(連結),工業生產方式(連結 連結), 連結 連結 連結 連結 連結
燃料熱氣循環動線錯誤!燃燒熱氣是到窯頂再向下到窯底從排煙口再向上排出!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