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海泳挑戰,基隆外木山,泳渡澎湖灣

繼瘋狂投入馬拉松活動後,有陣子什麼都不想做,但因為自己相信運動可以豐富生活經驗,所以仍積極構思後續可以從事的戶外活動。海泳很棒,可以覺得自己還活著。所以我要多嘗試有機會去海泳。主要是想嘗試在海裡面長距離的感覺。

因為體驗過海泳,對把自己投到廣闊無邊際大海引發的恐懼與興奮,念念不忘,為了延續這類感受,報名了六月上旬的外木山(3200公尺),及六月底澎湖灣(5000公尺 限時240分 連結)。依往例,我是會在活動行前把訓練做好做滿的人。計畫項目如下。

提高蛙式游泳效率

因為自由式太弱,相較之下僅有蛙式可用,決定用蛙式完成泳渡。以往就覺得我蛙式怪怪的,直到某天被泳池阿伯說我的蛙式是剪刀腳推水無力後,就認真觀看教學視頻學習訣竅,搭配著長泳練習糾正錯誤減少無效踢水。自己從馬拉松活動中學到很重要觀念是,努力練習固然重要,但基礎動作更重要,正確的姿勢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包括了:

  • 注意腳部動作:蛙式手部和腿部的佔比大概是30%和70%,一定要好好調整腳的動作。
  • 正確腳部動作:大腿夾住浮板(小蛙),勾腳背,腳趾向外呈W字形,兩膝蓋向內,向後踢再向中間夾水。(連結 連結 連結 連結)。
  • 整體:手部向後收同時,身體向上吸氣,下沉後,立刻吐氣,腿部開始收小腿,手部快速向前伸。手部完成動作伸向前時。身體導正,此時才開始踢水夾水,並且嘗試漂浮更久。
  • 工具:以往無視訓練工具重要性,參考網路教學使用了浮板才能體會夾腿的可能性。
也因為這些改變,慢慢覺得蛙式的速度的確有提升。

第二是長泳練習

長泳是累積經驗和耐力最實際的作法,只不過,泳池長泳實在無聊,只能盯著地板磁磚看它緩慢向後移動,景色單調難持久略顯苦悶。技術上來說,長泳有個狀況是,常常游一游就忘記已經進行的圈數,現在是第十二或是第十三都分不清,為此還特別找了支防水手錶紀錄圈數。

四和五月份時,在南寮游泳池練習(開放時間為周二到周日,早上五點半到晚上九點 連結),期望能多多練習,增加長泳時數。當時的數據是,蛙式慢慢游已經可以到3.8公里(達外木山距離),時間120分鐘,平均100公尺要3分15秒,雖然說這個數字已經是從4分鐘慢慢減下來的,且隨著姿勢調整,越來越輕鬆,但是還是很慢。

進入到六月份,隨著因為住家附近游泳池開放,移師新地點( 連結 ),與南寮不同,此處為戶外所以水溫低,更有開闊感,更類似實際環境。但下水就發現游不動,緊張、換氣不順、屢屢想上岸,推測是因為水溫和空間關係,隨著經驗逐漸改進中。

外木山,克服對開放水域的恐懼

以往海泳失利被救上艦艇的恐怖經歷(連結),讓我重新審視對開放水域的恐懼原因。

  • 無法踩到底怕溺斃的恐懼,(這是真的,無解)。
  • 沒有水道繩,大海上定位困難(因為使用蛙式較能避免,搭配行前資料蒐集,較能緩解)。
  • 海流阻礙(這是真的,主辦單位已經盡力了,我能做的也就是練好腿力用力踢)。
  • 浪會讓人頭昏(鑽深點或許有效,還有搭配暈車藥)。
  • 若能參加SWIMLIFE泳渡人生(連結)舉辦的外木山練習(連結)會有幫助,可惜因事無法參加。
  • 網路經驗文章(連結)。
  • 在海中,恐懼會無限放大.

6/16日活動當天,六點半左右由基隆火車北站附近搭乘接駁車抵達會場,領取物資後,八點下水。雖然事前有很多心理建設,但出發後立刻感到驚恐,歸咎原因是身旁泳者一一快速游出,無法承受自己慢速的事實,擔心離主團體太遠。

經過一段踢水後發現沒有因為時間減緩,反而越來越緊張導致了過度換氣和無效踢腿,甚至讓我開始去抓魚雷浮標。不抓還好,一抓發現裝小黃瓜的袋子破裂,心情就更緊張。唉,在海上,一個簡單的小事都會被快速放大成無邊恐懼啊。所以後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抱著魚雷浮標,僅用蛙腿慢慢踢水前進。10分鐘後左手邊開始出現油庫。依照網路資訊試圖對準終點方紅色房屋直直游去,此時還是緊抱著魚雷浮標。

通過油庫後,左手邊有個白色建築,游了許久似乎都維持在原地,更是增加自己焦慮,還好終究還是通過了。終於到達凸出海面的礁石區,至此已經行進超過一半,終於改成正式蛙式,慢慢踢向終點沙灘,因為心情和緩許多,比較有餘裕看看海中景色、身旁的人龍、也開始感受到水母扎在臉頰造成的刺痛。終於見到了沙灘,可是就像白色建築一樣,踢了非常久才前進一點點,最後是以一小時五十分完成活動,排序約為全部參加者中第三分之二,未來能改進點包括了:

  • 初下水時過於緊張,致使後續拉著浮標踢水浪費太多時間。
  • 太靠向岸邊,這區海流較強,應該更融入北方人龍。
  • 蛙式動作不確實不夠力,需要更多練習。
  • 穿防寒衣後會覺得壓迫感很重。
  • 另外事後發現手機防水出狀況,陣亡(無奈)。

蛙式陸地肌力訓練

參考影片(連結 連結),可以區分成四個層次,如下。

上圖姿勢又稱為鴨子坐,目的是增強下肢柔軟度。對我這種筋骨僵硬者,簡直就是酷刑,練習久了連走路都變的怪怪。

以上述姿勢為基礎,但是嘗試扶著牆壁慢慢站起和坐下,理論上可以增加需要的肌力。

上圖是加入手部滑水動作(不扶牆壁),至此模擬了一整個蛙式前進流程。計畫是時常做這個動作。

前面幾乎是全部,若真的要完整就是最後步驟跳起並快速合併兩腿,模擬夾水動作。我想做完幾乎就動不了啦。

挑戰澎湖灣

恐懼是一定一定的,面對恐懼最實際的做法是做好所有準備,包括長泳和上述腿力練習。但進展緩慢,還有最後半個月時還會覺得右髖和大腿深處只要踢水就痛,平時小跑步也會痛,這些都讓我感到驚慌。(活動結束後一個星期補充,已經恢復正常,果然休息是最好的復健)。

計畫路線

回想活動兩天前的夜晚由馬公觀音亭眺望大菓葉方向,還有前一天下午在大菓葉海灘邊看著洶湧起伏的浪潮,那種恐懼的心情,都不免佩服起自己,怎麼能這麼厲害,划向這寬廣大海啊。

活動當天清晨四點多就抵達縣政府前搭乘遊覽車到大果葉,六點順利開游,前段還算順利。


中段開始遇到海流,所有前輩都反覆提到定位的重要性,平均來說,五公里的距離都被拉到六公里"以上",大多數人會有困擾是因為自由式定位困難,我選擇蛙式會比較容易些。因為許多專家提到要對著最右側凸起再向左移動些,我也如法泡製,但實際結果又好像不是如此,似乎海流是向右所以要定位左側,這點,直到現在都無法理解。而這當中也發生了水上摩托車發現我偏離太多,拉我一兩百公尺回到主線道的事情.當然如果爆發力夠強,就不會遇到這些困擾了。


箭頭指的是遊客中心。目的地是有個肉眼很難分辨的氣球

途中有個小小岩礁,設有燈塔,名為海墘嶼燈塔,置此僅剩一半距離啦,最後終究是以三個半小時游完。



呵呵,另外放一張,被太陽曝曬幾周後,人生第一次面膜體驗照片。看看多久才能回到"正常"狀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