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走路環島_26_台東大武至屏東枋寮

加羅板->浸水營古道->大漢林道->屏東枋寮 約52公里

浸水營古道落花

今天目標是走完浸水營古道。這古道是中央山脈上距離最短的橫斷路線,所以早在荷蘭人治理台灣時期就見諸文字記錄,後來經歷清朝開山撫番以及日治時期為鎮壓排灣族原住民,都有繼續維護,也是當時東西部往來主要道路。日治後期,南迴公路通車,古道因為曲折難行不符合經濟效益而逐漸荒廢。

加羅板部落至大武溪河畔

直至1990年代,楊南郡等人進行古道調查,才重新喚起了人們對這條古道的記憶。近年來,休閒風氣日盛,浸水營古道也成為熱門朝聖景點,一般登山客多半由西部搭車直上大漢山最高點,輕鬆下行到台東大武搭乘火車回屏東或高雄。但若要徒步走完全程就沒那麼輕鬆,幾番猶豫數度想放棄,但最後參考了千里步道陳懿文文章,以及馬拉松達人大冬瓜文章,再加上這兩天氣候穩定無雨,才毅然決然捨安逸的南迴公路,向浸水營古道大步邁進。

廣大的溪谷地

七點前離開加羅板部落,循大武溪河床谷地向上游走去,途中小小走錯一段,多虧我機警立刻折返才沒有浪費更多時間。回到河床,我一下子被眼前的壯觀景色所震撼,只見寬闊壯麗的河道,在兩山間鋪陳著,腳下淨澈清涼的溪水,不止歇的流去,極目所見數公里,杳無人煙。在這天地布景中慢慢的走著,有時覺得自身好像越來越縮小,成為千千萬萬石子中的一只。有時覺又好像越來越放大,充塞於天地間。

古道一景

經過多次朔溪,雙腳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終於到達姑子崙吊橋,從這開始是連續長上坡,起初幾公里,屬於闊葉林區,不時有猿猴身影隱沒在兩旁,經過姑子崙,出水坡,高度漸次提升,進入潮濕地帶,樹幹上覆蓋著層層的蕨類和苔蘚,可惜我對植物一竅不通,只能埋首趕路。中午時分,到達州廳界,這裡海拔接近一千五百公尺,附近山區終年雲霧且常有雨。一片霧茫茫的景象,有如長期沉浸在水中,前人遂取此意象將此地取名浸水營。

已經走了七個小時

一早出發到現在已經七個多小時,除了偶爾瀏覽解說牌,幾乎都是在趕路,輕裝獨行都如此氣喘吁吁,遙想先民為了生活,得攜家帶眷,牽牛拉車,不時還得躲避原住民騷擾,那才真是苦不堪言。翻閱資料時還發現,除了一般民眾,日治時期,此路線也是總督巡視全台時必經之路,只不過總督是坐著四個原住民抬的大轎通過,隨行警衛及官員只能步行,這些人平日養尊處優,追不上轎子,百人隊伍拖曳了數公里,各個狼狽不堪,也成為歷史笑談。

喜歡這看板圖片

至此,古道精華部分也接近尾聲,原本健行路線在這突然進化為高級林道。原來政府在這附近建立了南部最大的雷達站,而將古道西段開發為軍用車道。認真的想,大多數古道本就是為了統治者的需要而存在啊,清代和日本是為治理番人才興修古道,無番可治後自然任其荒廢。物換星移,如今維護林道多半是配合國防需要,看樂山林道和大漢林道山上動輒百億的雷達站,就是最好的例子。

遠眺

林道雖然好走,和古道相比,總是少了些趣味。就這麼又走了六七個小時,從日正當中走到四周完全漆黑。長程行走,會進入某種特殊狀況,尤其在黑暗中,僅能依靠一支手電筒前進,起先當然會緊張害怕,甚至為了驅趕恐懼而跑起來,但之後,心情轉為低沉,沒有想法,也沒有愉悅或不耐,就是安安靜靜慢慢向前走。直到晚上九點抵達枋寮,臨時找到一間背包客旅社才得以休息。

力里部落

今天總計走了十四小時,五十二公里,還好氣候不錯,路線也很清楚,才能安全到達。回憶著清晨的來時路,真會感覺到人就是那麼渺小,但卻能發揮無比潛能,短短的一天即能從東台灣走到西台灣,這其間不只是經歷了地理上低中海拔的轉換,也走過了二三百年間的興衰,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漫長路程,讓我認識了更深遠的自己。

徐如林 楊南郡著作

1 則留言:

  1. 第一張浸水營古道落花照片好美

    不時有猿猴身影隱沒在兩旁!!!真假!

    遠眺群山照片很有迷茫感~

    夜間行走山路真是要戰勝對原始的恐懼啊~

    「藉由這漫長路程,讓我認識了更深遠的自己。」一個人走十四小時,也真不容易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