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石黑一雄長日將盡、別讓我走兩部作品後,繼續閱讀其2015年最新作品【被埋葬的記憶】THE BURIED GIANT。相較以往幾部作品,被埋葬的記憶,無論是在故事設定或風格或探討議題上,都與長日將盡、別讓我走有很大不同。
以故事設定來說,以往擅長書寫小範圍空間如深宅大院(長日將盡)或寄宿學校(別讓我走)的石黑一雄。搖身一變,成為奇幻故事作家。出場人物有騎士、僧侶和惡龍。時間地點也從現代跳轉回亞瑟王時代的英國大陸。
當時不列顛人和撒克遜人正結束一場血腥爭戰。不列顛人雖獲得勝利,戰敗的撒克遜人卻誓言要復仇。為了避免戰爭,亞瑟王指派魔法師梅林利用巨龍神奇煙霧的力量,讓雙方人民忘記這曾經發生過的慘事。
預期中,這代人都將在苟且的假象中,過著渾渾噩噩生活,直到這一代人都死去,傷痕都被撫平,事過境遷,新時代來臨,即使沒有巨龍的煙霧,人民也只會將過往這段殺戮視為歷史,成為和諧共存的雙方。不過,故事結局卻是巨龍終究在計劃完成前被斬殺,沒有了煙霧,人們都將清醒。報仇的心若再加上有心政客操弄,將會引發更大的戰爭。
故事發展過程中,每個參與者都不斷被質問,"是否需要屠龍"。這也是在詢問,對於過往的錯誤,是要強悍面對,揪出施暴者給予逞罰並且修正錯誤,還是該放下仇恨,專注向前?書中蓋文爵士和威斯登戰士的決定,象徵了群體面對這抉擇時的心情,而老夫妻則是代表了家庭和個人的決定會影響家庭是否破裂或和諧。
對於國族、社會、個人,面對沉重不堪的過往,何時該記憶,又何時該遺忘,當然沒有標準答案。若是認為,人是健忘的動物,終究會遺忘。那麼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兩國的紛爭,早就該結束,為何還是衝突不斷?若是認為,傷痛的記憶很難抹滅。但看看鄰國日本,二戰尾聲日本受到美國原子彈轟炸造成二十萬平民的傷亡,如此慘痛的經驗,為何現在卻無人聞問?
所以,石黑一雄這個問題,是會隨著時間、環境、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答案。這完全反映吳乃德一篇文章中引述的「不要對揭露真相的後果太樂觀,因為『記憶常帶來和解,也同樣地常帶來報復,而希望透過解放的記憶帶來罪行的洗濯和救贖,結果將只是一個幻影。』因此,在受害者的個人層次上,有些例子支持揭露真相的和解效果,有例子則對這樣的期待加以否定。」(連結)
所以,相信人權價值和正義者,就勇敢面對過去的陰暗,去挑戰和修復創傷吧。若是以目前的人的和諧幸福為優先考量者,為了解決目前的問題,過去的負擔可以拋開。
而我從來就是渾渾噩噩且敏感度極低的人,很少受到記憶的困擾,真要選擇也應該會類似蓋文爵士,非常功利的為了可見的明確而選擇遺忘。
若從文學角度看這本書,原本以細膩筆觸刻劃人物心緒轉折見長的石黑一雄,在本書中比較沒有發揮的餘地。討論主題也從反映時代和人性幽微關連,進化為探討記憶與遺忘。若說這就代表了作者近十年來思考的轉變,我個人反而喜愛以往著作的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