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失竊記,為作家吳明益2015年新作,距離前一本長篇小說複眼人僅四年。短短時間就完成這許多資料整理、書寫工作,還要兼顧學校教學,想到自己和作者同樣年齡卻毫無產出,兩相比較,不免沮喪(離題了啊)。
這是一個以大時代和大環境為背景,跨越近百年的故事。地點分布廣泛,台灣部分有台北西門町中華商場、高雄空軍眷村、埔里原住民村落和山區、台北圓山動物園,國外部份涉及馬來西亞和緬甸北部熱帶叢林。時間軸線前可延伸至日治後期,經過二次大戰、民國七十年左右,再至今日。
故事主線有三,一是作者父母親與自身成長的歷程,描述日治後期庶民生活和民國六十年中華商場變遷,主題圍繞著人們對時間看法。基於這個想法,延伸出與時間緊密相關的舊貨流通,全書主題幸福牌單車就是因此展開。作者提到,同樣是腳踏車,因為時間不同,就有腳踏車、自轉車、鐵馬、孔明車、單車、自行車等各種念法,另外,這些曾經是重要生財和交通工具的老車,如今卻被大量且快速遺棄,由此檢視現代人對時間觀念的看法。
二是提到二次大戰與人們的關係。有人深受鼓舞(如巴蘇亞),也有人家破人亡(比奈),不少人則是帶著哀愁終其一生(靜子),內容包括日治時期原住民歷史、馬來亞叢林戰役、日治後期台北受空襲的描寫等。
三則是描繪自然,例如馬來西亞和緬甸的熱戴森林、象群的遷徙(台北圓山動物園變遷)、蝴蝶工藝(台灣補蝶和蝶畫歷史)。都是栩栩如生。
主題複雜,登場角色自然也就多了起來,為了方便閱讀,我還簡單整理出各個角色彼此關係如下。
爸爸 抓蝴蝶 | 日本技師 | 爸爸 鯊魚 | 山下奉文 日本戰役指揮官 | 爸爸 1905年出生 主角媽媽空襲結束後順手牽單車,被連累受水刑 生了九個小孩 | |||||||||
阿雲 媽媽 埔里做蝴蝶手工 未婚懷孕,騎著單車離開埔里到 | 一郎 紅毛猩猩 | 瑪象 圓山動物園 | 靜子 | 穆班長 海邊給車 | 林旺大象 同行有十幾隻象 | 比奈 緬甸原住克倫人 馴象人 死於叢林 | 巴蘇亞 阿巴斯父親 埔里鄒族人 參加台灣銀輪部隊培訓 參加日本緬甸北部戰爭 | 老鄒 岡山二高村 肩上有白頭翁 潛入水下 有銀輪改裝單車日丸,被阿巴斯騎去馬來西亞,經過叢林,移師在海灘 | 爸爸 日本學飛機生產 中華商場西裝 商場拆遷後消失 | 媽媽 小時候受到空襲朋友當場死亡 | |||
薩賓娜Sabina Annie朋友 兒子 城城 | Annie 阿巴斯女友 | 阿巴斯 甘少奇 咖啡店鏡子之家 嚮往成為戰地記者 馬來西亞兩次 | 小夏 骨董車藏家 | 阿布 保全轉行成舊貨商家,網路拍賣 身旁有綠鬃蜥 | 五位姊姊 準備送出五姊時,火車站門口丟第一台單車 | 主角 八歲時,看台北橋小兒科失去第三台(二手車),失而復得 | 特莉莎 女朋友 | 哥哥 考上好高中時,看榜遺失第二台單車 |
這許多角色,在不同主題中各自出現,背負著獨立的故事,如果把每個角色拿出來當成短篇小說,都有其探討的空間。作家將看似紛雜的角色結合在同一個故事框架,就是功力了。吳明益特別以骨董單車這種早被時代遺忘的物品當成中介,將其交織串連出廣大又深刻的故事網路,更藉此呼應了書名。
----
綜觀全書,「單車失竊記」的基調是灰暗、悲觀與絕望的。書中出現的所有角色,看似各有特色,原來都被一個龐大的時代所掌握。他們不是沒有掙扎過,每一個人都曾經進行不同形式的掙扎,只不過到了小說結尾處,好像他們所有的掙扎都是徒勞。探究原因,吳明益總結為,「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而這也就是全書宗旨。
這裡不得不讚嘆吳明益的寫作能力,為了呼應「無法哀悼和愛」的精神,他對空襲、原始森林、戰爭、捕蝶、象遷徙、收購舊貨、殺戮獅虎的描述,都極盡深刻和哀傷。層層疊疊架構出死亡的聖殿。為了要創造出類似真正存在的世界,還用學術研究般扎實的精神,蒐集彙整許多資料,用細致的筆觸,詳實描繪身處場景。看小說時,我腦中不時想到山難畫面,想著那些在冰天雪地中等待不會來到的救援,最終餓死冷死的悲涼畫面。以這標準來看,小說想要表達的目的是成功的。
天空下起了黑雨,不,仔細一看,就知道那是某些物事背焚燬所化成的顆粒狀的黑霧,那個阻擋了陽光的照射,讓周遭看起來蒙上一層黑紗。那並不是真正的雨,只是看起來如此像雨。
不知道為什麼,那歌聲好像隨著呼吸進入了騎在腳車上的她的身體。然後她掉了眼淚。就好像不斷往地底深處挖終究會冒出地熱,就像溪底的魚游過時,水面會出現一陣小小的漩渦,她的眼淚對多數人來說都沒有意義,甚至連對她自己也沒有意義,而她一輩子都在也想不起當時流淚的原因。
沒有人知道我父親對此事的看法,因為我父親一生從來不表示任何看法...彷彿他已經回顧自己人生這回事賣給了誰,一切都與他無關了似的。----
雖然小說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彰顯樂觀與積極,且大時代小說的目的,僅是讓這一代的讀者和上一代的讀者,相互間有個通道。作者自己也提到。
最後,關於時代性,類似單車失竊記,有時代縱深的小說,對我這種四十歲以上的人,的確提供了深刻思考的空間。但對於當代都市年輕人來說,類似主題,雖然能夠帶來足夠的震撼,但並不能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期待作者能創造更多貼近現代的作品,感動現代人。
走在這個世界跟另外一個世界之間的鋼索上一樣,覺得自己部屬於這個經驗的世界,但也沒有真正到另一個世界,但是可以看到這一頭,轉過去也可以朦朦朧朧地看到另一頭。但我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作者覺得,那是個「無法哀悼和愛」的時代呢?因為被殖民被剝削壓迫、戰爭戰敗嗎?若是如此,另一方面,殖民者、和戰爭勝利方,社會就因此充滿著愛嗎?更有甚者,比起以往迷惘困惑,看不到自已出路的舊時代,現在的我們,有從困境中走出來嗎?我們有走出不一樣的格局,自許已經躊躇滿志面對世界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