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筆記:群島,作者胡晴舫


在我有限的小說閱讀經驗中,很少閱讀"台灣""新世代""現代題材"小說。【群島】標榜是以台灣現今網路文化下男女交往、網路霸凌、世代交替、學運等吸引了我的目光。

全書以第三人敘事口吻,描述網美林莉蓮和媒體名人李憲宏,以及各自生活圈友人的故事,個人對類似故事和舞台劇式寫作方式沒有興趣,卻著迷於文中夾敘夾議,對社群媒體的分析和描述。全書的重點是,介紹網路興起後,新一代的文化現象。這就不免對照出,我這中生代年齡層,與網路的關係。

現代年輕人,應該很難想像網路出現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記得我大學時的圖書館是依靠ISBN分類小卡、個人借書卡運作著,更遑論期刊檢索這類高階功能。學生間,從來不知網路為何物,僅有少數同學開始接觸BBS。

當時的世界,類似客觀的事實,一代代傳承下來,世界是一整套知識,必須要透過學習,像是閱讀、教育,經歷失戀、挫折,嘗過戰爭、貧窮、疾病與種種滋味,才能稍微理解世界是怎麼回事,才知道如何在世界自處,我們活在世界,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卻從未看見世界的全貌,人的一生就像活在黑夜裡不斷尋找光束,以求偶爾照亮四周,窺視一點世界的長相。(P170)。對世界的知識,是緩慢透過時間,一點一滴沙漏到我的腦海,逐漸成島,累積成大陸,才有了一張地圖。隨著年紀增長,那張地圖不斷修正,終於固定,每回碰到什麼事,我就會回到我的心中按圖索驥。我的守舊,我的被動,我對傳統的敬意,我對未知的反應,我對生活的自信,都牽制於這張地圖。

以前的世界屬於文學,屬於哲學,即便是科學,也是屬於理解世界的工具,也就是說,過去的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認為所謂的世界宏大無邊,神祕難解,視生命為一道永恆的謎題,因此不斷找尋途徑去瞭解事物的本質。以前的人,以為有真相存於世上,只是自己不知道,一輩子努力追尋。

我因為對網際網路有強烈興趣,求學時就專門研究網路文件的自動分類,畢業後也是投入入口網站、搜尋引擎、廣告推薦系統,可以說是伴隨著網路而成長。

網路發達後,透過搜尋引擎、維基百科等各式工具的幫助,讓世界變小了。與其說高科技消弭了時空的距離,不如說,世界從一個偉大的概念,掉落成實體,可觸摸的,能夠被理解的,馬上被消化掉的。世界原屬於哲學,而網路出現之後,人類已經不需要哲學了,世界原本無所不在,宛如空氣,而今網路就是世界,但網路永遠有答案,可以透過螢幕,顯現未知為已知。(P171) 每滑一次,便期待一個答案,一個答案跳出來,馬上又滑掉,等待下個答案,再沒有什麼神秘、憂傷還是淒涼的喜悅這類令人無法理解的人類情緒。只剩下期待快速解答的暴躁。

網路出來後,任何事物都很快有個懶人包。網路養出來的世代他們腦海裡也不再有制式不變的地圖,只有閃爍的光點,隨著他們搜尋的指頭,忽明忽暗,不時由虛無中浮現出來,又消失無形。它們沒有了長輩,打破傳承概念,世界真的是平的。自由漫游,沒有父母、沒有師長,沒有長輩,資訊到處流動,隨手滑來,沒有什麼強制要吸收的知識系統,也沒有什麼一定要繼承的傳統倫理。



It [places] the screen as an object of 'mass subculture,' alienating the relation to our own body, and more generally to the physical world.  LINK

除了世界觀的改變,網路更因為社群網站的發明,改變人與人的相處方式,網路的發明,手機的普及,社群媒體的演進,改變了傳播的型態。最主要是抹去了日常生活與公開展演之間的界線,也就是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差別不見了。私人生活被直接擺上舞台,私領域就是公領域。每一人每一天無時不刻不在展演,先是日常動態的紀錄,旅行從機場劃位那一刻便開始持續打卡...具體事件展演之後是抽象心情的展演,等車時被路人擠了一下的不爽...任何有形無形的生活小細節,都能拿來展演,邀請公眾的觀賞,當自己的生活再也找不出任何有展演價值的細節時,便開始拿起手機拍攝他人...窺視私領域變成一種公眾默許的休閒娛樂。

社群媒體對亞洲性格的社會影響尤其大,在亞洲性格濃厚的社會裡,人際關係原本就過度緊密,道德規範以各種不言而喻的默契形式存在,使得人人活在人言可畏的潛規則壓力下,網路原本帶有匿名性以及對外延展性,可供人們從既有的生活框架逃逸,社群媒體發明的那一天,把這條線剪斷了,這套人情網路的魔掌無所不在,抓住每一條靈魂。

總結起來,網路已經變成一個大海,網路的一望無際,其實就像大海,你最後什麼細節都看不見,尤其艷陽高照時,縱使你瞇緊眼皮,努力望遠,終究只能望建一條細細的海平線。我們只是不斷翻滾的泡沫,在中間沉沉浮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