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筆記:拆解Panasonic GF1,移除IR Cut紀錄


工作上需要一台具備高像素,但又能拍攝到紅外光的Micro 4/3相機。因為來源稀少,乾脆就自己動手,做出一台。下圖是拆解機器時模樣,不知道能不能看得出,身為軟體工程師還得兼差修理相機的緊張心情。


拆之前得先介紹相機和紅外光的關聯。自然環境中,總是各種波長光線並存,人眼可視範圍稱之為可見光,其餘不可見部分又區非為紅外與紫外。理論上,一般消費型相機是可以接收到可見光與部分紅外光,但為了盡可能還原出人眼可見光視覺影像,都會在感光元件前添加濾片,排除紅外光的干擾,這塊濾片簡稱為IR Cut。

少數因為天文、風景攝影、夜視、偷窺(呵呵),或眼底鏡(就是我),有捕捉這波長頻段需求時,就得想辦法移除這濾片。國外有網站專門販售已經移除IR Cut的機器,且提供完整教程引導新手自行操作,當然啦,後果及風險自負。國內也有同好社團提供類似服務,甚至還接受委託案,只要付款4500元(起),就能代客處理$。

我抱著未來要從事副業賺外快的心情,由露天購得GF1(售價750元,狀況良好),按圖索驥,心想就算不成功也只是損失750元,呵呵,完全沒考慮到老闆付我薪水的機會成本。結果當然是成功移除IR Cut,但步驟很長,附圖也超多。

首先移除左、右、下方共12顆螺絲,接著用尖針挑起熱靴座上鐵片,然後慢慢向後拉,再移除4顆螺絲。

看來簡單,實作很難掌握
熱靴鐵片左右邊是向上翹的,組合時不要弄錯了

開始拔後蓋。( 注意,不需要再拆熱靴 )。拆後蓋過程類似開螃蟹殼,技巧是慢慢打開,不要拉到三條排線,若開太快拉斷排線,就可以直接下班了。
由這個角度稍稍開始打開,真的要慢

到這就可準備停手,不要再開了

接著是拆除三個排線,將背板和主機分離。事實上,眼前所有排線都是要拆除的,數量雖多,手法僅有兩式,第一式,若有黑色蓋板,用一字起子將板子彈起成九十度;第二式,用尖針,由兩側緩緩向前推,鬆開排線接口後就能移除。(組裝時反向操作)。

由兩側向前推

中間翹起牛角成為九十度(大多數)

背板移除,可以先去泡杯咖啡

背板移除後,接下來有兩種作業方式,第一種國外法(連結),拔除部分排線,翻轉正面移除前蓋,不拆主機板,僅由左側取出鏡頭模組。第二種國內法(連結),拔除所有排線,移除主機板,直接取出鏡頭模組。我則是自由混搭,胡搞瞎搞。

先將相機翻轉回正面,下圖照片中央長方形區域就是感應器,前方就是預計移除的IR Cut,無奈躲得太好,才得大費周章處理,過程中,千萬不要像照片中,打開白色環上的四個螺絲,而是要拆黑色邊框的四個螺絲。

千萬不要拆白色框的四個螺絲,要拆黑色的
鏡座架不小心被拆了(裝回原則是,先放彈簧、小凸起,內圈鐵片彎折在上方,較大凹洞朝閃燈)

翻回背面,繼續不斷拆排線,拆排線,拆排線,經過七、八個之後,就是下面圖片。

部分邊緣排線,可用其他工具拉開

過程中,左孔蓋掉落,注意下方螺絲和鐵片相對位置

靠近閃光燈處小排線未拆,翻面時有補拆

移除主機板左上,左下,下緣中央處三顆螺絲,就能慢慢拉開主機板,看到更下層鏡頭區。


圖中黃色電線是主機板對前方超音波除震電源線,拔除後發現有防呆機制。

移除主機板後,繼續移除上部,到這裡,我已經覺得有點頭暈了。




這旁邊的大電容可是300V可以電暈人的凶器啊,是閃光燈的供電裝置,為求慎重起見,借了放電器,對著這電容亂插一通。



現在,僅剩下這塊鏡頭和感光元件模組,拆開三顆螺絲,取出感光元件。這顆sensor規格是1210萬像素Live MOS感應器。

IR Cut還在左側組件


拆了一個又一個,這難道是俄羅斯套筒娃娃的GF1版本嗎?繼續拆掉三顆螺絲,IR Cut在右邊組件上了。


翻轉為正面。終於來到了最後階段,這圓形區域就是IR Cut,黑色圈圈和左下角電路及電線是超音波除塵裝置。

對超音波除塵螺絲特寫,有特殊角度

終於要移除IR Cut
我的目標是移除掉IR Cut,並沒有替代濾片計畫,連同的超音波除塵也一併移除。

電路部分不好拆,要小心

反向組裝,驗證機器可用,前方則是IR Cut,準備來拍紅外雷射光了,YA

GF1已經是十年前機種,但其電子電路和機構都是那麼精巧,令人讚佩,下次有機會,或許再挑戰更高難度機型。

2 則留言:

  1. 你好想問我有1部GF1, 但CMOS前面有發霉 (好㑰是玻璃) 請問是否可以淸走?

    回覆刪除
    回覆
    1. 發霉??可以請相機行處理約五百元吧,或是自己買清潔膠試試看。但若位置在濾片和CMOS間,就得照上述程序拆到最後( 因為濾片躲在最裡面,無法單除拿開 ),這牽涉本質學能歐。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