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筆記:我們(Wir),作者薩米爾欽(Yevgeny Zamyatin)



48歲生日獲得的禮物

  1. 三部曲第一部:我們(Wir)
  2. 三部曲第二部:美麗新世界 連結
  3. 三部曲第三部:1984
我們,是蘇聯作家薩米爾欽,在1921年的作品。故事描寫未來世界中,所有事物甚至連思想和情慾都被管控,而人們存在目的僅是為了完成群體偉大理想。在這集體制約氛圍中,大多數身在其中者,都能接受這種安排,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少數試圖改變這制度者,則被視為異端被殘殺殆盡。全書精神可用作者自己話語詮釋,【一共有兩個樂園,人們有權選擇:沒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沒有幸福的自由。】 Happiness without freedom, or freedom without happiness. There was no third alternative.

對於此書,現在流行以反烏托邦三部代表作之一標記牠,同時因為作者為俄國人,很容易讓人聯想是對蘇聯共產黨統治的反思。事實上,書付梓1921年當下,共產黨才成立4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更是在隔年才成立,社會氣氛還不是我們印象中如此極權,書中情節多半是薩米爾欽預想情況,只是當後世發展越來越趨向他的假設時,不得不佩服作者先見之明。

----

既然是反烏托邦小說,就不得不探討,為什麼在二十世紀,烏托邦概念如此盛行。個人認為這是因為二十世紀初期,正逢人類智能大躍進階段,科學、醫學、工藝技術突飛猛進,思想菁英們憑藉著掌握物質世界運作法則的能力,將科學和系統性方法,應用在社會科學上,他們認為,社會就和自然一樣,是有規律可循,也能夠區分各種進程,這也是1850年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基本信念。

運動領導者之所以如此赴湯蹈火,並不是滿足私慾,而是他們真正相信,是有個更完整美好的社會架構值得人民群眾追尋,稱之為【新世界】,這其中一切都被嚴謹討論和計算過,能滿足群體最大幸福,過程中所需的宣傳、節制個人自由、審查制度等僅是為達到偉大目標的手段。

在這背景下,二次大戰後陸續出現要實現【新世界】的國家,或許成效難以判定,但對於資訊的管制和洗腦都是下足了功夫,給予外界的印象是極權、愚民、封閉、恐怖和僵化的印象。

自己雖然是成長於仍在戒嚴的民國六七十年代,但學生總與政治有很大距離,唯一能對照的,就是國高中六年私校生活。統一的制服,嚴格的髮禁,替代名子的學號,無止境的考試檢核,頒獎和責打,班級比賽,都是為了方便管理,達到最終戰勝聯考這虛幻的目標,像極了小說中架設的場景。

其間,若有突出想法者都會被導師和教官約談,無法融入體制的同學,就會在下學期默默轉學離去,結果就是造就出一大批高同質性,千篇一律乖乖牌。當時的我並不以為意,現在卻覺得,年少思想勃發階段卻被如此壓抑,實在是可惜。

時至今日,共黨極權國家紛紛轉型,以今視昔,人們對於百年前想要創建【新世界】的原因不再追問,對於教條式的遠景也會產生質疑。對烏托邦的概念,不再是憧憬,相反是更多的嘲諷和質疑。社會的運作,並沒有明顯目標,多半仰賴討論、磨和、相互監督的機制。

我們,德文版影片(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