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照就深深吸引著我的目光。人是視覺的動物,MARINA有輪廓分明的五官,藝術家的臉龐,光就這兩點都足以讓人拿起來翻兩頁,更何況照片中她手持著點著的蠟燭,而蠟燭火苗頂端燒著的不只有空氣,更有她的手,驚悚值立刻破表,搭配書名【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直指本書核心,疼痛。
而即使在如此疼痛狀況下,MARINA的表情仍是如此堅毅,似是在訴說這個身體裡只有頑強,沒有屈服。牆大的好奇心讓我閱讀完全書,全書屬於自傳性質(不確定是自寫或是口述),依時間順序陳述,從幼兒時期(含家族歷史)到學習歷程到成名至最新近況,也因為她的人生幾乎與表演藝術畫上等號,所以也等於看完表演藝術發展史。
表演藝術
真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MARINA的工作,就是她在TED演講中自述一段話:「人們總是害怕簡單的東西,我們害怕痛苦、我們害怕受苦,我們也害怕死亡。所以我做的事是——向觀眾展現這一類的害怕,利用觀者的能量,將我的身體推到極限,然後在恐懼中解放了我自己。」原文如下。
all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afraid of very simple things. We're afraid of suffering, we're afraid of pain, we're afraid of mortality. So what I'm doing -- I'm staging these kinds of fears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 I'm using your energy, and with this energy I can go and push my body as far as I can. And then I liberate myself from these fears. And I'm your mirror. If I can do this for myself, you can do it for you.
MARINA對痛苦的高敏感度,來自於她幼年時期經驗,從書中內文歸結如下。
- MARINA父母都是南斯拉夫共產社會金字塔頂層人物,物質上衣食無缺,精神上屬於根正苗紅的官二代。
- 因為生活不虞匱乏,也了解成名並不等於幸福
- 日後追求對象不是物質或名聲,而是更為內向且有意義的事物
- 幼年起就由有強迫症的母親嚴格管教(包括重度體罰),當時因為無法反抗而以身心失調型式反映(流血不止)。補充延伸她書中提到的弟弟,在同樣環境中成長,日後成為重度毒癮者,可見端睨。
- 重複強迫性夢境
- 對痛苦特別敏感
- 對父母不和和家中無愛,歸因為自己的出生和女性身分,低自我價值認同。表現出來則是會自殘、並有自殺行為。
- 無法忍受別人大聲爭執
- 不希望自己痛苦延續到下一代
- 終身將愛視為最強烈需求,第一任愛人烏雷
MARINA可以說是深受痛苦影響,所以從青年時期開始,如何逃離限制和追求自由成為她一生追尋的方向。作法上,她是有大量閱讀經典小說,但更實際的是接觸藝術,因為母親讚賞她在藝術方面的表現,成為起始,大學進入藝術科系後,先專攻繪畫,後期採用更有"立即性"的表現方式,例如聲音或車禍現場速寫,接近畢業那段時間,因為加入思想團體,轉向形而上風格發展,在愛丁堡藝術季初次接觸表演藝術,從此一頭栽入。
MARINA的藝術主題都帶有強烈生命風格,探討人與痛苦、人在長時間的關係。雖然自己與藝術無緣,但若講到痛苦與長時間,我熟悉的超級馬拉松就是其中一種嗎(好歹我也跑過一百公里)?那的確很特別,但那似乎不是藝術家會追求的痛苦、也缺少與觀眾互動,當然也沒有任何觀眾有自我提升。所以就以馬拉松和她作品的比較,就可以簡單推導出兩點重要的差異點,一是觀眾參與很重要,一般繪畫都是安靜的在自己工作室內進行,無關過程,只在乎結果,但表演藝術完全不同,可以想像一個人在桌上拿刀子往手指扎是種藝術嗎。二是跨越邊界達到提升很重要。也因此在描述她作品時,會大量套用這兩個標準來進行檢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