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吾道一以貫之

在天台山一貫道道場,看到斗大的標語,寫著【吾道一以貫之】,雖然不了解一貫道教義但對孔子這句話是熟悉的。

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演化運行機制。人存活於世,就是在不斷的面對各種狀態,生活各個層面則是不斷要求人們對事物進行選擇。例如有的人吃飯就是大家AA制、有的人則覺得約會就是要男方請客,有的人覺得買東西方便就好不在乎價格、有的人則認為要貨比三間買到CP值最高的,或是更意識形態的選擇是,當你看著一片海洋捲著巨浪時,你想到的是這激起的浪花真美,還是這浪也太危險了呢?…等,這些諸多選擇,沒有對錯之分,都是客觀的本體,而一個人對於客觀的事物,會有哪些主觀的見解,會從什麼角度切入,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這就是一個人的金錢觀、教育觀、投資觀…等加以解釋。統整來說就是所謂世界觀。

不同世界觀的差異可能來源於社會文化或是家庭教育或是先天稟賦差異以及成長經歷等因素,推動的基礎,可以拆解成兩種概念的互相影響。一是回憶,另外一個是學習。

  • 回憶,就是從小開始遇道種種事情,經過思考判斷後產生的各種作為,現實世界的各種反饋。經驗的累積。連結
  • 學習,就是即使沒有親身經歷,透過文化的方式傳承,還是能夠學習到邏輯的思考方式。
人們慢慢的擁有自己的認知和自我思考能力,也會開始追求不同的目標、想要的東西與嚮往的生活模式,發展成一套人生哲學。也就是"我相信"什麼,也就是信念。總之,影響到的就是,一個人面對事情、做決定時的優先順序以及取捨會是什麼。

有些人對自我價值觀或世界觀的自覺很敏銳,能覺察到世界觀在運作,並在生活中切實遵從他,甚或是精進他。

是否能掌握原理原則並不影響每天的生活。但熟悉這機制,觀察學習並且加入自己的成長經歷,彼此相互補充,成為自身的體系(六經為我註),久而久之的確可以提升視野,掌握事物變化發展,對於世間事物組成和演變以及遇事該如何面對都了然於胸,遇事安定不會隨著突發事物心情起伏不定,時時刻刻都盡可能專注,不虛度,內心平衡,情緒穩定,生活充實,不會被外界影響。同時,自己也會感到,並不是刻意要努力什麼,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就自然內生動力完成。也可以說是"一致性"高。人的內在、生命、人格的一致性愈高,就愈能真實地、誠信地活在這樣的默契裡,就會感到自在以及喜樂。曾國藩曾以四句話語描述這個感受。物來順應:事情來了,就順應和面對。未來不迎: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要過分的擔憂。當時不雜:專注做好當下的事情。既過不戀:已經過去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再去留戀。

連結

如此心態下,所謂的生活,就只是在這個世界中,用自己能了解的方式解釋和重新建構的過程。因為抓到生活的核心,挑戰來的時候,核心穩定,那我們就不至於晃蕩的找不回自己,雖然有時也會有煩躁,但覺得有意義也會思考,能能察覺到情緒與思維的運作而不受感覺左右,所以就更能承受,甚至將負面情緒消化,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主宰我們,帶來成長。這也就是尼采曾說的,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整體的人生就是幸福且有意義的。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反的,有些人從未有屬於自己的理解方法,對事物懵懵懂懂,甚至是無動於衷,所以未有明確價值取向,他的世界觀也因此趨向於模糊漫漶,也就是一致性低,內在就容易產生混亂。因為沒有自我中心,他人的羨慕就彷彿是自己的幸福,會想要向外求,藉著與人比較肯定自己,就會汲汲營營於不切實際的追去或是不斷地去對他人犯錯,甚或是不得不完全封閉自己的精神。

目前的狀況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建構我自己的思考邏輯方式,並且串聯起來(包括補充),對我來說就是所謂一以貫之,價值觀。(已經有了)

我相信的事情,就是所謂價值觀已經寫過了,目前我都會把所有的項目集中在一起。分成事實,個人、群體。當然,會放入個人經驗(不然怎麼當成自己呢)。找出很多事實後,人就能夠有所依歸。然後我就不會害怕,因為限制反而能感受到自己,沉浸在比自己更偉大的項目中,反而會覺得開心。生命在於不斷的探索,去發現世界的新奇之處!有種想法是,我們存在的目的是,擴展這個邊界,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邊界再向前推進一點點。希望人生的終點時,我會說,我活的如此自由,度過了很棒的人生。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steadily we reflect up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要思考,有體系的思考,然後根據這個思考,得出ACTION ITEM,然後就進行,修改思考想法,調整ACTION ITEM。如此循環。作法上就是目前todo程序處理。

康德提出了道德哲學的三大法則,一是人是自己道德王國的立法者,每個人都要根據理性來制定與服膺道德法則,因此如果認為「獎懲準則」合理,就該遵守;二是道德法則必須有共通性,適用於一般社會的法則也適用了學校與家庭,才是真正的道德,比如社會上沒有服儀與情感關係的懲處,在學校也不行;三是人只能被當成目的,而非工具,因此不能為了管教而施以體罰。

-----------

我天性駑鈍,對思考之類事情不在行,生活環境又優渥,沒有培養自我世界觀的機會,所以總是陷入迷惘困惑中,屬於一致性低的後者。只是時間洗鍊過程中,因為心嚮往之,慢慢的總結出了自己的概念。如前述,每個人因為環境經歷和學習都不同,但終極質問都可以歸類為三個問題,我們為何而生,又為何而活,願意為何而死。


國美館展覽

總的來說,我相信這個世界都是依照原理原則在運作的。所謂的原理原則就是可驗證的規律。包括:

自然(連結) 個人(連結) 社會運作(連結)

所以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何而生,我的想法是:沒有任何原因,只是環境的機緣巧合。類似為物論,不認同靈魂(轉世、輪迴)說(連結),而且這前提是,否定這世界是虛幻的想法,因為這樣就什麼都沒的談了。

第二個問題,為何而活。前面問題回答的是為什麼存在,那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既然活著,下一步就是確認為何而活。後面幾種想法,或多或少都可以對應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最直覺的想法是,為了溫飽。對現代人或我所屬的條件,這不是目標。其次是為了傳宗接代,雖然對生物或農業時代人來說,存在最主要就是延續種族,但進入工業社會後,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概念越來越淡薄,不強調個體的突出,而是想方設法透過社會福利機制讓整個族群變成後天平等的社會達到共榮共存。結果就是,生育率越來越低,所以原本理所當然傳宗接代目的,也變的不明顯。第三種說法是為了家庭、家族、國家。在過去交通不發達時或許如此,社會進入後工業化後,個人移動性大大增加,且都有專業能力,僅需要對自己負責,不再為群體負責。

馬斯洛需求理論

所以,我想最合適的回答是,就是為了經歷這一切。既然相信存在是必然的,且自己已經在此,那就扮演好這個角色,體會好的壞的、成就的挫折的、快樂的痛苦的,安穩的過一生。也因為一切都是自然會發生的經過,所以時間到了該死掉就讓它發生,事實上,普羅大眾大概也都是這種想法。差別只在於經歷這一切時,是否有足夠的自覺性,意識到這個過程。所以我預計誠實且認真的,將所見所聞,除了放置進入具體區域,同時也給予自己對應感受。總的來說就是體驗生命的豐富和多樣性。

第三個問題,願意為何而死。延續前面的思路,最直覺的想法是,既然人都難免一死,根本不用多想。人生在世,本來就很難看透背後的意義。我們每天都忙著處理各種不同的狀況,何必自尋煩惱?只是普遍來說,對一個基本需求無缺的現代人,在更進一層的需求或多或少也都滿足之後,我們內心深處,往往仍有無盡的「大追尋」需要面對。(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