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美麗性世界 The Heart Goes Last

美麗性世界,原書名The Heart Goes Last,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於2017年的作品,也是我涉獵她的第三部作品。全書沿襲她一貫寫作方式,描寫新時代中,人類技術文明發展到了極高的程度,帶來了生活質量提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問題,就在這社會動盪交界時刻,人們被迫被給予不同身分、不同工作、而作者就特別擅長描寫面對劇變時,主人翁對生活態度的轉變和思考歷程。

愛特伍往往不是直接就切入當下的衝突,而是透過大量的回憶、和對現象絲絲入扣的白描,隨著故事進展,直到最後,讀者自會得到一個無奈且冷冽的結論,那就是在外界精密的控制下、道德的淪喪是必然,人類最終淪為了自己文明的犧牲品,成為了自己創造出來工具的工具,喪失了人所有的自由和尊嚴。

這類帶著未來感的烏托邦式小說,對美國和加拿大這類承平已久社會總有莫大吸引力,而對東亞國家來說,近百年來經歷戰爭頻仍、威權統治、戒嚴和思想控制,早已視此為常態。以這本書設定的世界觀來說,當時的環境是外部沒有工作機會,產生許多問題,主角本身是好人,僅僅是需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有個穩定工作,就會覺得正常穩定的感受安心與滿足。當個人努力無法解決,而是結構性的沉淪下,極端主義就會出現,例如書中奇特的設計制度,監獄和暴力的管理,透過限制需求,創造出了更多工作機會,吸引需要工作的人進入,達成封閉區域中的穩定狀態。

這完全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社會的翻版,當時失業人口高達六百萬人,通貨膨脹嚴重,納粹主義的作法是嚴格實行分配制度,控制並且均化所有人的薪資,概念是減少每個工人的薪水,才能聘用更多的人,只要所有人都接受了薪資減少,全國的工作職缺立即就可以大增。然後由消費人口數據精準統計出國民消費力,進而決定民生必須品的價格,使每人都可以負擔,瞬間壓制通貨膨脹,控制物價還讓全民就業。故事中的村民也是同樣想法,為了維持理想中的生活模式,代價是生活都是被配給化,且每隔一個月被迫到監獄生活,就由降低欲望和減少私有化資產讓全體都有工作。而其中正子監獄的觀念,和北京折疊類似,完全是分配化的終極表現,由早期分配土地、薪資,進一步推廣到時間和慾望的重分配。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縮減薪水吧,必然有反抗的人,所以納粹宣佈工會和工人運動屬於非法,抱怨老闆或政府的文章和言論會被壓抑,不讓民眾反抗與抱怨,不能任意辭職,因為隨便改變職業,就會影響生產的計算,抗議的話就抓去關進集中營。須建立在專制和限制自由才能保證控制薪資與國民消費力,人民是得到了職業和食物的供應,不過也失去了自由。

美麗性世界故事中,村民都是意識到自由會被限制才簽約,所以對反抗部分著墨較少,與之相比,作者更強調,【制度可以怎麼完美地掌控一個人】。在嚴密的管理機制下,為了安全,人是會自我催眠,合理化威權和暴力,並且自我調整逐步放棄自身權利且默不關心他人死活。而這又更進一步助長了體制對於反抗者管制和壓迫,如此不斷循環成為無法跳脫的大漩渦,直到內部壓力到無法承受,若不是對外侵略吸收更多人,就是自爆。

或許你會覺得怎麼會有這麼愚蠢的事情呢?願意限制自己的自由?但它真的就是這樣發生了,甚至身在其中的人還甘之如飴,小說中的看似無害的女主角為了自身安全,逐漸泯滅自我人性而無所不做就是實例,現實世界中,也處處是事例。

今日COVID-19影響下,新的國際社會和文化秩序儼然變動,類似的預言小說,除了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社會變遷更有警惕,更提醒我們,未來面對種種試煉時,除了安全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叫做"自由"。

PS 學英文資訊 連結 連結

1 則留言:

  1. 未來面對種種試煉時,除了安全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叫做"自由"。

    深表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