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軟體工程師的3D列印筆記

  • 技術筆記外殼製作_3D列印 (較久遠的紀錄) (連結)
  • 筆記:久違的3D列印 (使用筆記) (連結)
  • 筆記:創建3D物件,OpenSCAD (製作立體模型相關技巧) (連結)
  • 軟體工程師的3D列印筆記 (使用心得) (連結)
  • 技術筆記:多樣化的3D列印裝置 (連結)
這陣子因為工作和老婆展覽需要,還有女兒玩心,陸續列印不少物品,對3D列印的技巧、極限都更加熟悉。但最讓我有感的,是看到擬真物品逐漸成形的奇妙感受,尤其當這物件是等比例大小時,在印盤上慢慢成形時,例如這幾隻小鳥,真有說不出的滋味。若是印表機規模更大,或許可以試試看列印等比例貓、狗、甚至自己頭像,有會是什麼感覺?

同時也發現,盯著看3D列印過程,是非常療癒的經驗。只見列印頭刷拉刷拉,重複、穩定、又帶著計劃性的移動,像是古代紡紗織布般,編織出種種物件。

工作需要列印眼球(LINK)

簡易視網膜鏡架

技術上,有幾點可以筆記項目,首先是列印方向性,同一個物品,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印出來的效果就不同,主因是FDM(熔融沈積)技術,在水平上是強項,垂直部分無論噴頭多細,都會看的到層次累積的斑紋。

輔助線,移除後(鑷子)。研磨和拋光,最好再經過研磨,還有人會放入瓶中加熱拋光,有機會可多嘗試。特殊的3D模型關節。


軟體工程師的3D列印品

隨著工作上持續進行著3D列印,對物件製作逐漸累積出一些心得,筆記如下。

模組化

對我這種新手來說,因為缺乏軟硬體工具的知識和技巧,又急於在短期內看到效果,很容易陷入以時間換取成果的心態,結果就是效能低又沒成就感。事實上,要一次達成全部目標本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應該多將軟體設計中常使用的模組化精神應用在此,將目標拆解成幾個部件,各個處理,就會輕鬆許多。

失敗為成功之母,啊,好多母親啊

模組化概念在軟體開發中已是很普遍的原則,對於測試和產品開發都有莫大幫助,仔細觀察手邊這個待模仿的物件,就會發現牠看似複雜,實際卻是由幾個模塊組成。平時多觀察優秀成品模組化方式,應用在設計上,自然就能進步。

接下來的問題是,模組化後,各模組間又要如何結合呢?最直覺方式就是利用螺絲,目前使用的OpenSCAD搭配nutsnbolts(連結)螺絲和插孔模組,就能在模型上任意開孔,用不同型號螺絲接合。

專案網站截圖

限於3D列印精度,螺紋是不可能製造的,孔徑大小也要對應的放鬆些,但已經堪用。另外,透過這個模組才瞭解螺絲公規如M3、M5等等。常用件也能在電子材料行輕鬆購得。

進階則是利用物件形狀和厚度來達到嵌合方式,例如下面幾項範例,類似經驗需要多觀察和學習,目前被歸為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焉。

類似上述透過形狀的嵌合,還有卡溝和JOINT,如文章內容(連結),或是實作技巧JointSCAD(連結),也參考了CASE製作( 連結 ),筆記內容。

1.繪製大致外型,卡尺量測詳細距離
2.產生對應的scad檔案(盡量放在同一個scad中)
a.complete_box()  先做大盒子 同樣盒子縮小點移除它  移除四周的孔洞
b.stand_off(holes) 打洞  先做出圓柱 再移除中間小圓柱
c.用個大盒子去除上半部
d.加上小卡榫
3.列印時遮住不同範圍,將元件反轉,EXPORT成STL,分別列印。

善用樂高元件


近來發現3D列印有個嚴重缺陷就是列印時間過久,常常一個小修改就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看到後續效果,曠日又廢時,每當此時就會懷念起軟體設計的優點,修改後立刻能觀察到效果。

為了減少重複的列印動作,我尋思著如何善用既有元件,環顧四週,決定好好利用地下室那一大箱女兒小時樂高積木。樂高的特性就是精密度高且方便堆疊,應該能節省不少底板和牆壁的列印時間。

地下室一大箱女兒小時玩的樂高


首先,購買了幾片底板(赫然發現大多數樂高是不帶底板的),購買位置在這(連結 連結),積木材料已有不少,還是附上副廠連結備用。軟體上,OpenSCAD有好幾種樂高元件可選擇,先試用LEGO.scad(連結),並列出幾項調整處。

專案網路截圖

一、原始專案壁厚似乎有誤,已調整。調整後物件,若接合處是向上列印,的確能印出與一般相密合物件,但這與正常狀況相衝突,或許是僅僅列印此種模塊,再將這模塊與原本物件用膠水(氯仿)結合??

列印件可與原本樂高密合

二、若接合處是向下列印,受限於自己3D列印技術,最下層常常會有些微變形,讓管壁變粗無法密合,改變管壁或許有用但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解決方案是,在最下層加入RALF,並且設定參數如下。
額外邊緣 2.0    走線間隔 3.0    基底層厚度 0.2    基底層走線寬度 1.0    接觸層厚度 0.2    接觸層走線寬度 0.4    懸空間隙 0.2    第一層懸空間隙 0.2    表層 0    初始層厚 0.2    接觸層走線寬度 0.4

輔助線部分:關閉輔助線效果最好,但同樣不實際,設定touchable似乎有bug(以上都沒有輔助線)。設定為everywhere,初步測試可行。

三、Render過久,或許是因為堆積了數十個插孔,使得Render時間增長暴增至數十分鐘?還要仔細修改。

現階段已經能將物件和樂高接合

最後,因為目前多半是進行光學相關實驗,樂高的精準性與各式多樣化零件(如科技磚),像極了光學桌,還提供旋轉功能。LEGO Optics: Projects in Optical and Laser Science with LEGO®  連結連結

LEGO Optics

待列印...

  • 耳機套環(LINK)
  • 美美花瓶(LINK)
  • 相機熱靴hot shoe,未來可用在SONY上(LINK)
  • Raspberry pi 4盒子(LINK)
  • 眼底內視鏡前緣(LINK)
  • 類似木工鎨接 (LINK)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自力救濟維修MAVIC MINI雲台排線


Mavic MINI墜機,初步檢視,機身尚屬正常,影像也清晰,但雲台完全無動作,仔細檢查,雲台後方與機身連結部分排線被拉斷,雲台下方與機殼連結處,原本兩個小減震橡膠零件消失無蹤,看來送修紀錄又得加入一筆啦。

不過此為無CARE的二手機,且最近手頭緊緊無法支付高額維修費,索性自掏寶採買材料包DIY修理。


先拍一張紀念照,以免出了差錯變成遺照啊。看這照片就知道前主人是如何細心呵護牠,幾乎是藝術品等級,我卻這麼輕易就讓牠摔成重傷,哎,不說也罷。

先翻到底部,拆除四個螺絲。之後小心將上、下部分離,移除時特別要小心中間許多卡榫,手邊這台機器因為貼紙太緊密,看不見接合處,增添了些難度。

底部四顆螺絲

移除上蓋

從上方檢視,共分成三個區域,左邊靠機尾處是四顆馬達供電系統,毫髮無傷保留不處理。中間部分GPS處要打開,拆開上下左邊三個螺絲,以右邊為中心翻向右邊,就會看到底部第一個要拆掉的排線。



移除的時後就從旁邊翹起來就可以,放回來時,對準位置用力壓就下去就行。

不讀EE對於排線什麼的,老是搞不清

對中年軟體工程師來說,到這裡就好像完成一半了啊,尤其是讚嘆於DJI的工藝技術,能在如此狹小空間中集成眾多模組,實在是佩服。

繼續打開底部殼,步驟是先移除SD卡附近兩個螺絲,循著接合線移除塑膠殼,同樣的,這些精美的貼紙又讓人帳二摸不著順序。

這裡有兩顆螺絲


噹噹噹,底部打開來

映入眼簾應該是負責天線和散熱的物件,移除右上、右下、中上三顆螺絲後,就是負責飛控和影像處理的電路板。下圖照片中,右邊兩個排線,下面是影像處理不用處理,我們要處理上面這顆,從旁邊撬開,向左拉動電路板讓出右邊的空間,讓排線可以從下方抽出,至此完成四組排線中的兩組。


繼續翻回上面,觀察前端雲台(暨相機)模組,相機部分引出的控制線就是先前底面不用處理那組,因為測試正常不需要處理。我們要處理的是,雲台部分與主機連結的排線。

雲台保護板移除前,對上半部的公用覺得好奇

拿掉保護板,從右邊翹起排線,這樣就完成第三個

最後一個排線位在雲台機殼邊,功能不明。循著排線由中間區域向上到這,沿途小心拉掉黏膠,刮掉些殘膠,用鑷子將電路板拉起來。至此所有排線都已排除,準備換入新排線。


新排線購自掏寶,台幣二百多元,照片中透明處,是回貼時粘膠處。安裝順序比照拆解反向進行,難度不高。另外,也一併裝回雲台減震橡膠。最後將所有電路板依照拆解順序,重新組合回復原本樣貌。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排線,但對比維修費真是划算


減震墊片放大圖,極負巧思

下面呢?下面沒有了,因為已經修好去飛啦,不過,我已經看到除了排線外,店家還有賣雲台模組、MAVIC 2 PRO的零件,ㄜ 就當是永遠不會用到的預備瞜瞜瞜。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三義火炎山_空拍


火炎山全景

人都有開拓視野的慾望,對我來說,四軸飛行攝影則是帶領我踏入密境的工具。所謂密境並不一定只在大山大水間,認真搜尋,即便是郊山也會有意料外的驚喜。苗栗火炎山就是最佳範例。

位於苗栗縣三義與苑裡交界的火炎山,是台灣著名的惡地地形。以往登山(連結),都是在地上當步兵,對於山頂的崩塌斷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次選擇空拍,期盼能進入礫石谷地,一探危崖下的風景。

準備起飛

空拍起點是大安溪和景山溪交會處開始,沿著景山溪南側向下游走二百公尺左右到達照片處。由於火炎山是屬於礫石堆積,夏季豪雨肆虐時,大量雨水夾帶卵石向下流動,形成石瀑,照片中下半部就是經年累月沖刷出的泥沙堆積。

由此向上共有五條石溝,以中間最為壯觀,為保持搖控訊號暢通,此處也是最佳操作地點。起飛後沿著礫石緩慢上升前進,不久進入狹窄山壁區。空間限縮,礫石堆積的情形也更明顯。

進入山谷區

山壁間的河道,並不是筆直通往後方山谷,甚至可以用曲折來形容。兩側垂直的石壁,將空間刻劃出許許多多的間隔。石壁上馬尾松仍頑強的抓著僅存土方,想要留下生命曾在此存留的印記。

隔層區域

隨著更往內去,高度漸昇,四壁全為聳立斧鑿石牆,中間地區早已被掏空待盡,由礫石、紅土、砂土所組成的台地堆積層,岩層裸露,寸草難生,更遑論樹木痕跡喪失比例尺對照下,突然無法確定前後左右和距離位置,再加上遙控訊號不佳,只好悻悻然離開此地繼續向上爬升。

中央谷地

離開谷底繼續向上,頂部土壤顏色略呈紅色,再向上就是樹林,由此向上看去,邊界線敬畏分明,一邊是林木茂密,另一邊是全無生機的石頭谷地,每遇豪雨,這邊界線就自然向後退去。

由谷地望向大安溪,可見背景鄉鎮聚落

因為山壁阻隔,操控訊號時有時無,飛來總是心驚膽戰,深怕一個不小心,飛機就被山神收去。但即使如此,還是義無反顧的在谷間遊蕩著,感受自己和機器合而為一,沉浸於荒涼、乾枯、無生趣的景象中。

現今科學技術之發達,傳播管道之多元,稍有點名氣的景點都可搜尋到許多空拍紀錄片,其中更不乏優秀作品。類似我這種拿著消費型小型機的入門漢,至多就是抱著到此一遊的心情,留下些紀錄自娛。類似火炎山的景象,雖然壯闊,但對每個觀賞者來說,獵奇的經驗還是遠勝於藝術性。畫面缺少獨特視點,沒有解釋的空間,更像風景照,到達就是目的。


不過或許是年紀大了,自己卻更被如此無目地的遊蕩所吸引,用雙手操控著機器,緩緩飛向未曾到達的角落,雖然不是用雙足踏去,但透過螢幕,還是能稍稍覺得生命中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我們發掘與探索,就覺得充實滿溢。每每此時更會想到火星上的好奇號,是如此的孤寂。


回程時和自小生長此地的阿伯攀談,聽著阿伯提起小時滿山野猴肆虐、無人趕接近,過往傍晚時分,火炎山赭紅色崩壁像熊熊烈火正在燃燒,今日的火炎山好像熄火,也是種有趣的比擬。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筆記:創建3D物件,OpenSCAD

  • 技術筆記外殼製作_3D列印 (較久遠的紀錄) (連結)
  • 筆記:久違的3D列印 (使用筆記) (連結)
  • 筆記:創建3D物件,OpenSCAD (製作立體模型相關技巧) (連結)
  • 軟體工程師的3D列印筆記 (使用心得) (連結)
  • 技術筆記:多樣化的3D列印裝置 (連結)

創建3D物件方式眾多(文章),其中又以OpenSCAD全以程式語言創建和控制,最適合軟體工程師使用,文字描述例如:it easier to describe shapes in "words" and mathematics than to master the mouse and keyboard skills of more visual programs. 目前也用OpenSCAD自製了消波塊、光學鏡筒、水杯等,GitHub(連結)。



自製消波塊

基本資料

讀取或新創scad附檔。最簡單作業是cube([1, 2, 3]);存檔,即可看到長寬高為1,2,3的cube,存檔或是PREVIEW都會更新。存檔後自動載入檔案並進行模型預覽(可取消這個行為,這可以在選單「Design/Automatic Reload and Preview」中設定)。

openscad中一個數字單位為1mm

程式format:

  • # 讓這一行後面物件變成透明
  • // 程式註解
簡單幾行就有特殊效果


連結

平面物件

  • 圓形Circle
  • 平面square
  • 多邊形 polygon(points=[[0,0],[20,10],[20,-10]]);
  • 平面square
  • 多邊形 polygon(points=[[0,0],[20,10],[20,-10]]);

立體物件

  • 方形 cube(10)
  • 圓形
  • 球sphere(10)
  • 圓形
  • 柱體 上小下大cylinder(d1=9,d2=7,h=3,center=true) 同樣大小cylinder(d=4,h=1.5,center=true) fn 可以決定圓滑的程度,數字越小,就會變成幾個小平面 $fn=120;
  • 立體文字 linear_extrude(2) text("顧皓光", font = "標楷體");

物件移動

  • 要放在文字之前
  • 移動 translate([1,2,3])
  • 旋轉 rotate([0,45,45])
  • 順序用法 旋轉+移動 translate([20,10,0]) rotate(30) cylinder(d=4,h=1,center=true);

進階 物件棒狀延伸

linear_extrude(height = 10, center = true, convexity = 10, twist = 0) translate([2, 0, 0]) circle(r = 1); Height會變成向上10 twist會變成紐曲狀況 100就是
linear_extrude(height=10, scale=[1,0.1], slices=20, twist=0) polygon(points=[[0,0],[20,10],[20,-10]]);

進階 物件環狀延伸

rotate_extrude(angle=90, convexity=10) translate([20, 0]) circle(10); translate([20,0,0]) rotate([90,0,0]) cylinder(r=10,h=80); translate([0,60,0]) rotate_extrude(angle=270, convexity=10) translate([40, 0]) circle(10);

進階 物件放大縮小

  • 這兩者概念不同,主要是中心點差異
  • scale([1.2,1.2,1.2])
  • resize( [實際X,實際Y,實際Z] ) 參考連結

跨物件的交集、聯集

實際做出東西都是靠很多union difference或是intersection組合而來 物件連結方式 union

交集和聯集形體
排除 difference difference(){ translate([2,2,2]) cube(3); //最上面會留著 translate([1,1,1]) cube(3); //下面的就會逐漸減掉 cube(3); } 交集 intersection 組合輪廓 hull

hull() { translate([15,10,0]) circle(10); circle(10); } 外框 hull() { translate([15,10,0]) circle(10); circle(10); translate([15,40,0]) circle(10);} 變成三個端點


Openscad技巧

openscad的特點是,達到一個目的可以有多種做法,以三角來說,就有三種作法

method 1
module right_triangle(side1,side2,corner_radius,triangle_height){
  translate([corner_radius,corner_radius,0]){  
    hull(){  
    cylinder(r=corner_radius,h=triangle_height);
      translate([side1 - corner_radius * 2,0,0])cylinder(r=corner_radius,h=triangle_height);
          translate([0,side2 - corner_radius * 2,0])cylinder(r=corner_radius,h=triangle_height);  
    }
  }
}
right_triangle(100,100,1,10);

method 2
rotate_extrude(angle=360, convexity=10, $fn = 100)
translate([40, 0]) polygon(points=[[0,0],[10,10],[10,0]]);

method 3
cylinder(20,20,20,$fn=3);


邏輯判斷和程式延用

for function program module 可重用的模組或函式,放在xxx.scad檔案,例如2d.scad,使用方式,use <2d .scad="">;

STL

讀取STL方式
在windows中要用\\兩條斜線 不能直接讀取TL檔案。讀取STL方式 import("C:\\Users\\USER\\Desktop\\3d\\peter_sword.stl"); preview

轉成STL
design render 產生STL檔案 File/Export/Export as STL

其他

經典教材(有德文版) 連結
光學元件 連結
範例2(OpenSCAD搭配OpenCASE )。
參考 下載位置教學文件 、網站文件 、 林信良  WIKI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筆記:我們(Wir),作者薩米爾欽(Yevgeny Zamyatin)



48歲生日獲得的禮物

  1. 三部曲第一部:我們(Wir)
  2. 三部曲第二部:美麗新世界 連結
  3. 三部曲第三部:1984
我們,是蘇聯作家薩米爾欽,在1921年的作品。故事描寫未來世界中,所有事物甚至連思想和情慾都被管控,而人們存在目的僅是為了完成群體偉大理想。在這集體制約氛圍中,大多數身在其中者,都能接受這種安排,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少數試圖改變這制度者,則被視為異端被殘殺殆盡。全書精神可用作者自己話語詮釋,【一共有兩個樂園,人們有權選擇:沒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沒有幸福的自由。】 Happiness without freedom, or freedom without happiness. There was no third alternative.

對於此書,現在流行以反烏托邦三部代表作之一標記牠,同時因為作者為俄國人,很容易讓人聯想是對蘇聯共產黨統治的反思。事實上,書付梓1921年當下,共產黨才成立4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更是在隔年才成立,社會氣氛還不是我們印象中如此極權,書中情節多半是薩米爾欽預想情況,只是當後世發展越來越趨向他的假設時,不得不佩服作者先見之明。

----

既然是反烏托邦小說,就不得不探討,為什麼在二十世紀,烏托邦概念如此盛行。個人認為這是因為二十世紀初期,正逢人類智能大躍進階段,科學、醫學、工藝技術突飛猛進,思想菁英們憑藉著掌握物質世界運作法則的能力,將科學和系統性方法,應用在社會科學上,他們認為,社會就和自然一樣,是有規律可循,也能夠區分各種進程,這也是1850年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基本信念。

運動領導者之所以如此赴湯蹈火,並不是滿足私慾,而是他們真正相信,是有個更完整美好的社會架構值得人民群眾追尋,稱之為【新世界】,這其中一切都被嚴謹討論和計算過,能滿足群體最大幸福,過程中所需的宣傳、節制個人自由、審查制度等僅是為達到偉大目標的手段。

在這背景下,二次大戰後陸續出現要實現【新世界】的國家,或許成效難以判定,但對於資訊的管制和洗腦都是下足了功夫,給予外界的印象是極權、愚民、封閉、恐怖和僵化的印象。

自己雖然是成長於仍在戒嚴的民國六七十年代,但學生總與政治有很大距離,唯一能對照的,就是國高中六年私校生活。統一的制服,嚴格的髮禁,替代名子的學號,無止境的考試檢核,頒獎和責打,班級比賽,都是為了方便管理,達到最終戰勝聯考這虛幻的目標,像極了小說中架設的場景。

其間,若有突出想法者都會被導師和教官約談,無法融入體制的同學,就會在下學期默默轉學離去,結果就是造就出一大批高同質性,千篇一律乖乖牌。當時的我並不以為意,現在卻覺得,年少思想勃發階段卻被如此壓抑,實在是可惜。

時至今日,共黨極權國家紛紛轉型,以今視昔,人們對於百年前想要創建【新世界】的原因不再追問,對於教條式的遠景也會產生質疑。對烏托邦的概念,不再是憧憬,相反是更多的嘲諷和質疑。社會的運作,並沒有明顯目標,多半仰賴討論、磨和、相互監督的機制。

我們,德文版影片(連結)

筆記:群島,作者胡晴舫


在我有限的小說閱讀經驗中,很少閱讀"台灣""新世代""現代題材"小說。【群島】標榜是以台灣現今網路文化下男女交往、網路霸凌、世代交替、學運等吸引了我的目光。

全書以第三人敘事口吻,描述網美林莉蓮和媒體名人李憲宏,以及各自生活圈友人的故事,個人對類似故事和舞台劇式寫作方式沒有興趣,卻著迷於文中夾敘夾議,對社群媒體的分析和描述。全書的重點是,介紹網路興起後,新一代的文化現象。這就不免對照出,我這中生代年齡層,與網路的關係。

現代年輕人,應該很難想像網路出現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記得我大學時的圖書館是依靠ISBN分類小卡、個人借書卡運作著,更遑論期刊檢索這類高階功能。學生間,從來不知網路為何物,僅有少數同學開始接觸BBS。

當時的世界,類似客觀的事實,一代代傳承下來,世界是一整套知識,必須要透過學習,像是閱讀、教育,經歷失戀、挫折,嘗過戰爭、貧窮、疾病與種種滋味,才能稍微理解世界是怎麼回事,才知道如何在世界自處,我們活在世界,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卻從未看見世界的全貌,人的一生就像活在黑夜裡不斷尋找光束,以求偶爾照亮四周,窺視一點世界的長相。(P170)。對世界的知識,是緩慢透過時間,一點一滴沙漏到我的腦海,逐漸成島,累積成大陸,才有了一張地圖。隨著年紀增長,那張地圖不斷修正,終於固定,每回碰到什麼事,我就會回到我的心中按圖索驥。我的守舊,我的被動,我對傳統的敬意,我對未知的反應,我對生活的自信,都牽制於這張地圖。

以前的世界屬於文學,屬於哲學,即便是科學,也是屬於理解世界的工具,也就是說,過去的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認為所謂的世界宏大無邊,神祕難解,視生命為一道永恆的謎題,因此不斷找尋途徑去瞭解事物的本質。以前的人,以為有真相存於世上,只是自己不知道,一輩子努力追尋。

我因為對網際網路有強烈興趣,求學時就專門研究網路文件的自動分類,畢業後也是投入入口網站、搜尋引擎、廣告推薦系統,可以說是伴隨著網路而成長。

網路發達後,透過搜尋引擎、維基百科等各式工具的幫助,讓世界變小了。與其說高科技消弭了時空的距離,不如說,世界從一個偉大的概念,掉落成實體,可觸摸的,能夠被理解的,馬上被消化掉的。世界原屬於哲學,而網路出現之後,人類已經不需要哲學了,世界原本無所不在,宛如空氣,而今網路就是世界,但網路永遠有答案,可以透過螢幕,顯現未知為已知。(P171) 每滑一次,便期待一個答案,一個答案跳出來,馬上又滑掉,等待下個答案,再沒有什麼神秘、憂傷還是淒涼的喜悅這類令人無法理解的人類情緒。只剩下期待快速解答的暴躁。

網路出來後,任何事物都很快有個懶人包。網路養出來的世代他們腦海裡也不再有制式不變的地圖,只有閃爍的光點,隨著他們搜尋的指頭,忽明忽暗,不時由虛無中浮現出來,又消失無形。它們沒有了長輩,打破傳承概念,世界真的是平的。自由漫游,沒有父母、沒有師長,沒有長輩,資訊到處流動,隨手滑來,沒有什麼強制要吸收的知識系統,也沒有什麼一定要繼承的傳統倫理。



It [places] the screen as an object of 'mass subculture,' alienating the relation to our own body, and more generally to the physical world.  LINK

除了世界觀的改變,網路更因為社群網站的發明,改變人與人的相處方式,網路的發明,手機的普及,社群媒體的演進,改變了傳播的型態。最主要是抹去了日常生活與公開展演之間的界線,也就是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差別不見了。私人生活被直接擺上舞台,私領域就是公領域。每一人每一天無時不刻不在展演,先是日常動態的紀錄,旅行從機場劃位那一刻便開始持續打卡...具體事件展演之後是抽象心情的展演,等車時被路人擠了一下的不爽...任何有形無形的生活小細節,都能拿來展演,邀請公眾的觀賞,當自己的生活再也找不出任何有展演價值的細節時,便開始拿起手機拍攝他人...窺視私領域變成一種公眾默許的休閒娛樂。

社群媒體對亞洲性格的社會影響尤其大,在亞洲性格濃厚的社會裡,人際關係原本就過度緊密,道德規範以各種不言而喻的默契形式存在,使得人人活在人言可畏的潛規則壓力下,網路原本帶有匿名性以及對外延展性,可供人們從既有的生活框架逃逸,社群媒體發明的那一天,把這條線剪斷了,這套人情網路的魔掌無所不在,抓住每一條靈魂。

總結起來,網路已經變成一個大海,網路的一望無際,其實就像大海,你最後什麼細節都看不見,尤其艷陽高照時,縱使你瞇緊眼皮,努力望遠,終究只能望建一條細細的海平線。我們只是不斷翻滾的泡沫,在中間沉沉浮浮。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筆記:拆解Panasonic GF1,移除IR Cut紀錄


工作上需要一台具備高像素,但又能拍攝到紅外光的Micro 4/3相機。因為來源稀少,乾脆就自己動手,做出一台。下圖是拆解機器時模樣,不知道能不能看得出,身為軟體工程師還得兼差修理相機的緊張心情。


拆之前得先介紹相機和紅外光的關聯。自然環境中,總是各種波長光線並存,人眼可視範圍稱之為可見光,其餘不可見部分又區非為紅外與紫外。理論上,一般消費型相機是可以接收到可見光與部分紅外光,但為了盡可能還原出人眼可見光視覺影像,都會在感光元件前添加濾片,排除紅外光的干擾,這塊濾片簡稱為IR Cut。

少數因為天文、風景攝影、夜視、偷窺(呵呵),或眼底鏡(就是我),有捕捉這波長頻段需求時,就得想辦法移除這濾片。國外有網站專門販售已經移除IR Cut的機器,且提供完整教程引導新手自行操作,當然啦,後果及風險自負。國內也有同好社團提供類似服務,甚至還接受委託案,只要付款4500元(起),就能代客處理$。

我抱著未來要從事副業賺外快的心情,由露天購得GF1(售價750元,狀況良好),按圖索驥,心想就算不成功也只是損失750元,呵呵,完全沒考慮到老闆付我薪水的機會成本。結果當然是成功移除IR Cut,但步驟很長,附圖也超多。

首先移除左、右、下方共12顆螺絲,接著用尖針挑起熱靴座上鐵片,然後慢慢向後拉,再移除4顆螺絲。

看來簡單,實作很難掌握
熱靴鐵片左右邊是向上翹的,組合時不要弄錯了

開始拔後蓋。( 注意,不需要再拆熱靴 )。拆後蓋過程類似開螃蟹殼,技巧是慢慢打開,不要拉到三條排線,若開太快拉斷排線,就可以直接下班了。
由這個角度稍稍開始打開,真的要慢

到這就可準備停手,不要再開了

接著是拆除三個排線,將背板和主機分離。事實上,眼前所有排線都是要拆除的,數量雖多,手法僅有兩式,第一式,若有黑色蓋板,用一字起子將板子彈起成九十度;第二式,用尖針,由兩側緩緩向前推,鬆開排線接口後就能移除。(組裝時反向操作)。

由兩側向前推

中間翹起牛角成為九十度(大多數)

背板移除,可以先去泡杯咖啡

背板移除後,接下來有兩種作業方式,第一種國外法(連結),拔除部分排線,翻轉正面移除前蓋,不拆主機板,僅由左側取出鏡頭模組。第二種國內法(連結),拔除所有排線,移除主機板,直接取出鏡頭模組。我則是自由混搭,胡搞瞎搞。

先將相機翻轉回正面,下圖照片中央長方形區域就是感應器,前方就是預計移除的IR Cut,無奈躲得太好,才得大費周章處理,過程中,千萬不要像照片中,打開白色環上的四個螺絲,而是要拆黑色邊框的四個螺絲。

千萬不要拆白色框的四個螺絲,要拆黑色的
鏡座架不小心被拆了(裝回原則是,先放彈簧、小凸起,內圈鐵片彎折在上方,較大凹洞朝閃燈)

翻回背面,繼續不斷拆排線,拆排線,拆排線,經過七、八個之後,就是下面圖片。

部分邊緣排線,可用其他工具拉開

過程中,左孔蓋掉落,注意下方螺絲和鐵片相對位置

靠近閃光燈處小排線未拆,翻面時有補拆

移除主機板左上,左下,下緣中央處三顆螺絲,就能慢慢拉開主機板,看到更下層鏡頭區。


圖中黃色電線是主機板對前方超音波除震電源線,拔除後發現有防呆機制。

移除主機板後,繼續移除上部,到這裡,我已經覺得有點頭暈了。




這旁邊的大電容可是300V可以電暈人的凶器啊,是閃光燈的供電裝置,為求慎重起見,借了放電器,對著這電容亂插一通。



現在,僅剩下這塊鏡頭和感光元件模組,拆開三顆螺絲,取出感光元件。這顆sensor規格是1210萬像素Live MOS感應器。

IR Cut還在左側組件


拆了一個又一個,這難道是俄羅斯套筒娃娃的GF1版本嗎?繼續拆掉三顆螺絲,IR Cut在右邊組件上了。


翻轉為正面。終於來到了最後階段,這圓形區域就是IR Cut,黑色圈圈和左下角電路及電線是超音波除塵裝置。

對超音波除塵螺絲特寫,有特殊角度

終於要移除IR Cut
我的目標是移除掉IR Cut,並沒有替代濾片計畫,連同的超音波除塵也一併移除。

電路部分不好拆,要小心

反向組裝,驗證機器可用,前方則是IR Cut,準備來拍紅外雷射光了,YA

GF1已經是十年前機種,但其電子電路和機構都是那麼精巧,令人讚佩,下次有機會,或許再挑戰更高難度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