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WHO AM I (2)


情緒、個性

搭配著對於生命、成長、衰老、死亡的記憶

上面這些種種的項目,每個人對不同感官的接收及表達有偏好或習慣,這些偏好或習慣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視或過分強調某類感官資訊的接收,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為或情緒。也就是個性。以及對事物的看法。

情緒是主觀經驗,是融合感覺、想法、行為的複雜身心狀態。針對情緒的種類,常聽及的通俗說法是「喜、怒、哀、樂」或「七情六慾」,而經典心理學觀點則把情緒分作快樂、憤怒、悲傷、恐懼、厭惡、驚訝六個基本類別。人類情感是有絕對豐富性的。

快樂:人多半都是追求快樂,快樂最直覺看法就是,高強度的刺激,但也可以看哈佛影片連結。每個人受很多變因影响,生理性,腦內啡。但很大部份是比較而來。

憂鬱失望:"I dont think people realize how much strength it takes to pull your own self out of a dark place mentally, so if you've done that today or any other day, Im PROUD of you." 連結

整齊秩序

對美的整體感受:不單純只是看到某個項目,而是整體性。

而這基本就是所謂的個性不同,訪間有很多人格測驗,Push the frontier forward 

消極或是說悠閒或是說豁達

消極的人,佔比少,想像中郭定元或是周夢蝶就是這類人。

閱讀:不「應該」的人生-在冰島的人生7堂課

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單篇形式,看起來很有趣

大海的一天(連結),文筆和繪畫作品都棒,可以買來常翻閱

東尼龍谷的爸爸 東尼龍谷也一樣 他的妻子也一樣

社恐

懦弱內縮文靜

犯罪

原本想要寫 鄭捷 但又覺得那好像不是真正的惡 連結 連結

邊緣和帶點瘋狂

南·戈丁攝影集 連結

感覺是很有秩序的人生啊
可是實際上,很多人不是這樣歐
1.不追求秩序,覺得就是混亂隨興就好,村上春樹在成為作家書中就有提到有人一輩子就是混亂。X情人裡面追求生活愉悅的那位說只想吃好吃的東西
正在看一部片子 世界上最爛的人(連結)
這個女生有很好的條件聰明,反應快。但是感覺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每次看起來順利的道路她不堅持就是要選擇她人看起來很怪異的路,而且不停地轉換。
有點像魚的生活手記這篇隨筆的態度,(連結)。
黃心侃(連結 連結)

2.就算是追求秩序,有人的生命不相信物直,相信的是靈魂歐

吳爾芙: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Virginia Woolf: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be oneself than anything else.
 
我常常好奇,與某種超自然力量結合為一的人,又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雖然自己不關心,雖然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我也充分瞭解世上存在著許多不同觀點。

例如,公司同部門就坐身邊的RAY,他相信靈異體質和藏傳佛教,生活精神都以此為依歸,只是若要評論,比較像是在家修行,而非出家。

探索慾望是與生俱來的,想要探索未知的領域、未知的人,都是類似表現。廣義的說,想看看跑到一百公里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想看看人被拋到廣逑大海又是什麼心情,也是探索的一部分。



不同的人

各種不同個性列出

冷靜

心象

熱情



認知能力、自我覺察和自我實現

認知能力

意識是一種模擬狀態,他只能存在於夢中,而並非我們所認為的物理世界中。大腦發現如果有一個能夠關心並且感知一切的存在,那將對自己非常有用。於是大腦創造一個虛擬的模擬,如同夢境一般。而我們的心理狀態(意識)就存在這個由大腦構建的夢境之中。連結
Joscha Bach 連結 連結
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其實是一種夢中的感知狀態。只不過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們的大腦具有模糊不清,吵雜,不可靠的特性。
計算機是outside-in
人腦是inside-out,會自組織,與外側進行互動,會逐漸擴展。
我們的大腦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結構,每個人的心智中都在進行一場演化競爭。這是一種不同治理型式的原始競爭,基因組能夠讓其收斂到正確的架構。
每個人的心智都是一個演化系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智獨特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意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識可能是心智組織中的第一個步驟,而不是最後一個步驟。有意識才能學習。意識可能比感知或是思維等等更加簡單。
我們身處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夢,我們所夢見的就是自己身處的宇宙。
物理世界中並沒有顏色、聲音、情感和面部表情等等。這些都存在於我們的心智中。是我們理解現實的方式。


如果能夠有思考的能力,就會覺得有自我,有靈魂。
自我覺察,能夠覺察當下自身狀況,例如 想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自我提升感動跑步筆記歷程(連結)
藝術在哪裡呢?應該在這裡,屬於個人還能夠理解的形式(連結)。


崇高感受

美感是超越經驗及理性,人在其面前自然會覺得渺小,屬於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我自己來說,在大自然中最容易有類似經驗。例如走在聖稜線時,面對著嚴峻的地勢與氣候,終於親眼目睹那足以撼動人心的壯闊風景,就會體會到難以言喻的快樂。

那究竟是什麼感覺呢?我看過《旅行的藝術》裡就能妥善表達這種感覺:「在西奈沙漠想到上帝的存在並不奇怪,這裡的高山、谷地讓人一看就明白,這不是人類的雙手得以打造出來的,這是一股巨大無比的力量,早在人類現身之前就已生成,並將延續到我們滅絕之後。路邊的花朵和快餐店就很難令人聯想到這點。」

除戶外活動,許多藝術也與崇高互有連結。繪畫。最有名如暗淡藍點作品,(連結)。相關介紹已經太多,只能說是距離產生美感。

另外會產生崇高感受的還有海邊修士作品。(連結)。對我來說,水底世界lensless的無焦狀況也會讓我有類似感受。

音樂。包括了轟鳴(連結),例如最近在聽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和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或是管風琴。都是讓我覺得崇高的音樂。自然科學有物理學的慰藉(連結)。上述方式外,或許藥物也是種方法,只是並非自己的選項。

總結來說,達到類似狀況時,對於時間空間的知覺改變,會覺得超越自我的渺小,並從中產生了新的頓悟,例如對生命的觀點不同,對生活的紛紛擾擾也有了更深層的洞察。因此性情更加平穩,快樂也就油然而生。我很喜歡類似感受,只可惜這種感受出現的時間不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