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It is not the maratho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美濃一百公里馬拉松完賽

半年前跑完南橫六十公里時,當下就湧起還要再挑戰的心情,搜尋後鎖定口碑良好的美濃一百公里馬拉松,經過漫長準備,在12/24順利完賽,時間為11小時40分,排名分布62/362。開心的將其納入活動清單如下。

  1. 2016 新竹 城市馬拉松27 (連結)
  2. 2017 新社 櫻花馬拉松42 (連結)
  3. 2017 新埔 遠東紡織馬拉松42 (連結)
  4. 2017 寶山 寶二水庫馬拉松42 (連結)
  5. 2018 埔里 合歡山馬拉松44 (連結)
  6. 2019 馬祖 馬組馬拉松42 (連結)
  7. 2020 坪林 茶茶山徑越野19 (連結)
  8. 2021 棲蘭 三姊妹50KM林道50 (連結)
  9. 2022 北竿 硬地超馬50 (連結)
  10. 2023 台東 南橫公路60 (連結)
  11. 2023 美濃 山城100 (連結)

活動資料如連結(活動簡章  路線 影片攻略),限時14小時完賽。因為沒有長距離經驗,活動舉辦前,我還特別到美濃試跑順便旅遊(連結)。為自己訂下了13小時完賽目標,並且列出各小時必須推進位置資訊。

活動當天,一切順利。起跑後3小時就確定能在時限14小時前跑完,通過白雲寺時更確定可在13小時完成,後續路線都維持定速,心情非常穩定和輕鬆,最終以11小時40分鐘通過終點,沒有想像中的痛哭流涕戲劇性結尾,反而更像是剛去外面散步回來般輕鬆。

因為是首次挑戰如此長距離,與先前南橫六十公里相比足足多四十公里,活動前安排了多項訓練,甚至因為狂暴增加跑量得了跑者膝。對從未經歷過運動傷害的人來說,不害怕是騙人的,但我無論如何也要跨過一百公里界限的心,不斷督促自己想方設法,例如改善跑姿,訓練臀大肌等減緩症狀。

而這次活動,讓我更有感的是,居然領略到傳說中"要傾聽身體回饋"的奧義。以往跑步時,我的身體和腦袋是分離的,腦子什麼都沒想,長期是空白的狀態。但這次發現,如果讓心思專注在追蹤每一步的踏點,抬腳的流程,上身傾斜狀況,左右晃動等資訊,明顯會覺得身體變成一個整體。若要形容,就好像有台攝影機正從較遠的距離看著我,幫我調整跑姿。好處是以往都是大腿拉著我往前跑容易累,現在則是身體推著我向前,輕鬆很多,時間也過得特別快。(連結)

---

走筆至此,距離活動結束已三天,對於慢跑後續有什麼想法嗎?是否會像六十公里結束時緊接著要完成一百的瘋狂念頭?答案是,都沒有。跨越一百公里後,我的生活和眼前風景,並沒有如預期會有差異,一切平淡如昔。工作死線的壓力是無論我跑得多快,牠都比我快。

但若說什麼都沒有發生也不盡然。我從這次活動中,深深體會到,跨越邊界這件事本身就是很大的意義。為了訓練一百公里,我跑了未曾去過的山路(苗栗大湖到雪見)、河岸(頭前溪大漢溪)、海濱(西濱苗栗以北),甚至從台中跑回新竹,這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地方,能用雙腳跑過的成就感無與倫比,同時隨著練習距離從六十到七十到八十不斷增加,滿溢的自信也讓緊張感消失於無形。

人生最大的難題,通常是自己!首位踏上聖母峰的艾德蒙‧希拉里曾說,It is not the mountai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跑一百公里的難度遠遠不及攀登聖母峰,但我相信,天下的困難都是一樣的。只要願意接受挑戰,對此設定行動綱領、認真行動,確實檢討,接受回饋,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