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竹東圳 開發歷史與水圳介紹

竹東圳 五豐里山區 河面倒影

水圳,是農業時代的產物。農地對水需求殷切,離河遠或地勢較高取水困難的旱地,僅能種植經濟效益低的作物如甘藷、地瓜。若有水圳協助,就可將旱地轉為良田,不只產量增加,更能種植水稻等高價作物,對於糧食供給和農民收益都有莫大幫助,以嘉南大圳為例,水圳的興建過程雖然艱辛,但成效卓著,水圳修建前後,水田面積增加數十倍,稻貨量亦增加四倍,福國利民莫此為甚。所以水圳等水利建設,一直以來都是主政者念茲在茲要務。

清領時期的三大水圳,高雄曹公圳、台北瑠公圳、彰化八堡圳,以及日治時期規模宏大的桃園大圳、嘉南大圳,都是台灣農業發展上重要基礎建設。此類圳路共通特性是灌溉區域地勢平緩、面積廣大,河川能供給區域有限,必須以人工修築的水道的方式,從上游將河水導引至更大範圍,藉此擴大灌溉面積。區域內則有綿密的支線和分線,提升灌溉效率。

此外,若灌溉區是位在丘陵台地上,就需要採用其他策略,由更上游處就興築水道引水。沿路取等高線前行,遇山鑿洞,遇澗架橋。竹東圳即是此典型。

竹東圳,顧名思義是竹東境內圳路。此處有廣大耕地,但都分佈於竹東丘陵與頭前溪南岸間,地勢遠高於溪岸,取水困難。為確保此一地區廣大農地用水之便利,日治1924年殖民政府開始進行設計,經過四年的設計和興建,於1928年完工。圳路長度約21公里,受益面積達800公頃,為新竹開拓史上規模最大,灌溉面積最廣大的水利工程。

如此重要水利設施,對多數都市人來說,充其量也就是條不缺水的水溝罷了,更何況圳路隱蔽在山間,偶爾露頭,很難觀其全貌。我也是因為單車和慢跑,才陸續在竹東與寶山荒野間發現它的蹤跡,再佐以網路資料後才大致掌握它的地理關係。

為了方便說明,就由源頭起,依次介紹各區段吧。

1.攔水壩

水圳之位置,必須處於相當之高度,方可充分涵蓋全區灌溉之功能。竹東圳攔取頭前溪上游水源上坪溪,利用軟橋發電廠引用渠道作為導水路,由地下分流至軟橋取水口。攔水壩位在兩山夾持處,更向下游,上坪溪河面平緩展開,且員崠與竹東地勢更低不利取水。

竹東圳攔水壩

發電廠內有號稱台灣發電量最小的水力發電廠(0.22MW),無緣進入參觀,附上網路截圖。

軟橋發電廠(連結)

2.取水口

取水口與攔水壩相距不遠,汽機車可達,面積約一個籃球場範圍。滾滾河水在眼前奔流,伸手可及的距離感與上坪溪時遙不可及的印象大相違背。河水由此再區分成數個水道,包括主角竹東圳和寶二水庫兩分支。

竹東圳取水口

軟橋里為樸實的客家農莊,幾年前突然因為彩繪村小有名氣,彩繪的房舍從一戶擴展到村內各公共空間,只是繽紛的色彩與田景仍難掩蔽凋零廢墟與河岸砂石工廠,盤根錯節的歷史,都是難以解除的問題。

軟橋里

3.軟橋第一號隧道

一號隧道是竹東圳的代表地標。此照片攝於西元1928年,應是圳路完工時所拍攝,也是圳路催生者林春秀家族合影。

網路連結

林春秀是竹東圳重要催生者,1924年,大正十三年,新竹州知事和竹東郡守首先規劃圳路,資料顯示總工程經費約40萬元,當時一個南投竹山的警察的月俸為十八圓,簡單換算,圳路經費約十幾億台幣。工程經費龐大,不足額部分就由受益農田的地主分擔。當時二重埔最大地主就是林春秀,既然是是最大受益者,遂努力籌資挹注大半工程費用。通水後,大批荒地變為良田,林春秀自然也成為當地重量級人士。

4.連綿隧道

從一號隧道後,水圳幾乎都在山嶺中穿行,沿途遇山開隧道,遇溝則架橋,有些谷地更有虹吸工程,累計共有13座隧道、6座水路橋、3座虹吸式工法及明暗渠等不同結構物。唯一探訪機會是,每年冬天都會停水進行歲修,如連結

具體順序,可分為軟橋第一號隧道至台三線前段,以及台三線至第十三號隧道後段。前段穿越山頭,繞經員崠國中後方,進入員崠淨水廠,穿行竹東丘陵之東北山麓間,之後再經由資源莊附近,再由南清公路下方穿越到省立竹東醫院後山山腰,繼續前行穿入隧道。

後段由台三線開始,水圳採地下方式穿越台三線,經過上公館、竹東圖書館附近轉入山區。

5.虹吸工程

原水圳在五豐里繞巡一處小山坳,這裡因為遠離人煙,山頭遍布垃圾,不遠處更有大型養雞場,整體環境不適合水圳,還好水圳都已加蓋,影響不大。

根據資料,此山坳除原本水路,開口兩側另架設虹吸工程,以連通管的原理,利用兩端水位高度差造成的壓力,由底部將水由高處送至低點。因為全在地底難以觀察此現象,但在出水處的確可以目視水源湧出,且附近農人透露這水下涵洞內,尚有不少大型鯉魚。

虹吸入水口 連結

繞出山坳後,水路沿著山坡,環境清幽,不多久又進入一水泥隧道。

虹吸工程後約五百公尺隧道

6.沙坑仔第十二、十三號隧道

此兩隧道隱密在慢跑路線邊緣,若不注意很容易忽略。由中興路向上到達沙坑仔伯公廟,再向上一百公尺,注意左側斜坡,有片雜林,向下就可見第十三號隧道。外觀與老照片紅磚結構不同,全以水泥包覆,應是近幾年重新整治結果。

第十三號隧道,兩側還有逃生梯


水圳前方三十公尺處就是第十二號隧道,兩者間渠道區分為兩路,推測是期望透過分流減少水流沖刷力道,保護後方隧道。

左右兩條分支,前方是第十二號隧道

7.平緩山坡明渠

離開山區後,水圳即沿丘陵等高線緩緩前行,除了少數路段有鋪面,大多都是明渠。水路在山谷中蜿蜒流動,從高空看,應像連綿弓字前後接續,依山向前。


圳體由方整的水泥構成,溝寬約二公尺,深約一公尺,靠山側為雜林或竹林,另一側必有一到兩公尺寬維護道路,沿線必有菜園,種植各式青菜,每次都希望能向農民購買這些可口青菜但都不見人影。

此路段長約五公里,倚山而築的水圳,因為地勢高,視野極佳陪伴我度過許多慢跑的好時光,也適合闔家來此單車小旅行。另外,新竹荒野保護協會有些生態資料可參考(連結)。

部分路段為防止落葉等原因,水圳有加蓋

水圳清澈、偶爾有美麗水草附生

8.水門

圳路邊偶爾會有放水閘門控制放流至沿途區域,天藍色的閘門搭配鮮黃色轉輪,在綠色大地中顯得十分吸睛。以往水門由人力轉動,今年政府撥大筆經費,預計將全線水門改為遠端遙控控制,也因此圳路邊拉了不少電桿和無線通訊設備。

建設水圳容易,維護管理更難。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以提供各地用水為一重大之課題。豐水期可實施超量灌溉或正常灌溉;於枯水期就麻煩了,早期放水時,為防止其他灌區偷水,還要成立巡水隊,花費大量時間沿水路來回巡視,之後有水閘門,改為守水閘門,但每遇旱季村民甚至為爭奪水權大打出手。

早期之灌溉配水作業中,對於灌溉用水量無精確之計算方式,然為便利水利會之灌溉管理與營運,就依工作人員與農民之多年工作經驗,作為灌溉之依據,容易衍生不公平的爭端。科技時代,工具和演算法都大幅進步,灌溉用水量之訂定應該更準確且合理,更能更符合田間之實際狀況才是,或許就可以應用上述遠端監控系統資訊。

9.通往寶山水庫

水圳建於1928年,持續四十多年農用後,1976年有了重大變化。原本農業灌溉外,因為鄰近寶山水庫,還得擔負每日供水量約6至7萬噸任務。

水圳在此分流至寶山水庫

水圳在個山坳處分流,由一新開挖隧道導入寶山水庫。入水口在水庫東北方,水道上增加許多擋水階梯可減少土壤沖刷力道,稱為跌水工。

跌水工

10.大型水圳橋

綿長的圳路在雲南路附近抵達這個山頭邊界,與對面科湖路山丘,隔百公尺山谷遙遙相望,前人在此興建了水圳專用橋樑以克服地形起伏所造成的阻礙。(參考瑞芳古蹟連結)

遠眺水圳橋

接近橋梁,可明顯看到下方高速公路,以及橋內結構

11.竹東南圳

水圳過橋後就進入柯湖丘陵台地,此處遍佈濃密的相思林、竹林和芒草。河水吸引了白鷺鷥,更有水蛇蹤跡。水圳在此分流為南、北路,南路沿著柯湖路201巷在台地上蔓延,附近有大片竹林、果園、稻作,還有些養鴨人家和廢棄軍營遺跡。

12.竹東北圳

北路位在二重埔和三重埔台地上方,由此眺望下方綿延數百公頃農田,及至遠方蜿蜒之頭前溪,其間落差甚大,想像當時曾是一片苦於無水灌溉的荒埔,如今卻是稻浪翻飛,一片欣欣向榮景象。遙想當年林春秀以個人之力,促成此巨大轉變,對其見識與魄力,投以莫名崇敬之意。

水圳通水後,林春秀的農田水利灌溉收穫日豐,當時他的農地已經累積為四百餘甲,林家成為竹東鉅富,並在二重埔蓋了一座一堂八橫「九牧第」。當年住在九牧第的家庭,最多曾有四十多戶人家,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務農,靠這片田野為生。

九牧第現況

好景不常,台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林春秀辛苦開墾的萬傾良田,霎時間全轉分至當時佃農,自己也不再是新政府眼中紅人,落寞心情可想而知,不多久含恨而終。悼祭的輓聯寫著:「萬頃良田經易主,千年基業轉手空。」真是道盡了他一生無奈的際遇。九牧第也成為歷史長河中一片微風吹過的漣漪。

年底水圳停水,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