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技術筆記:光固化SLA

  • 技術筆記外殼製作_3D列印 (較久遠的紀錄) (連結)
  • 筆記:久違的3D列印 (使用筆記) (連結)
  • 筆記:創建3D物件,OpenSCAD (製作立體模型相關技巧) (連結)
  • 軟體工程師的3D列印筆記 (使用心得) (連結)
  • 技術筆記:多樣化的3D列印裝置 (連結)
  • 技術筆記:光固化SLA (連結)

相較於FDM,光固化的成品精度高,適合做公仔和精密物品,缺點則是硬度低,嘗試拉長光照時間增加硬度,卻又容易脆化。依照光源不同,可分為LCD和DLP和雷射三種。LCD和DLP光固化均屬於上拉式,每次啟動初期,看著平台在濃稠的樹脂液面上上下下,常常會看得入神。

光固化:光源為LCD



光源都為紫外光,中間夾一層平行光玻片,接著是專為搭配增加亮度對比的單色屏(連結)。廠商:中國大陸,Formlabs。台灣廠商,Phrozen。以Sonic Mini 8K(連結)的規格,解析度1152 ppi,相當於22微米(µm)。(價格一直漲,誇張)。切片軟體,使用赤兔,若要DIY可以參考Nanodlp(連結)連結Raspberry Pi。

實際操作為Mini 8K,參考內容(連結),沒有經過開箱和調整過程。檔案資料STP轉STL(連結)。下載赤兔軟體1.9.3版本(連結)。

  1. 點選「設定」進入設定頁面。
  2. 點擊「新增」 圖示,進入設備選擇介面,尋找指定3D列印機「Phrozen Sonic Mini 8K」。
  3. 選擇使用樹脂。這個選項會依照選擇機器不同,有不同的選單。
  4. 將物件一個個放入,每個放入後都可以旋轉移動。
設定支撐,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連結

  1. 為每一個到support欄位,按下全部,產生全部支撐。
  2. 設定上,層高0.05mm(配合350樹酯),不需調至0.02更小數值,實驗結果也證實。Anti-alias沒有啟動過。
  3. 全部完成後,按下切片,存檔。

開機,由USB匯入上述檔案,選擇GO開始列印。隨便個小東西都要一兩個小時。完成後用刮刀將成品從平台上刮下,(液體應該要過濾蒐集到瓶子中重複使用,但是從來沒這樣做過),經過酒精清洗。

追求高精密過程中,清洗機、UV固化燈也逐漸成為標配。超音波清洗(約十分鐘),光照強固(約十分鐘)。之後再拔除支撐架(對比FDM更容易移除)。

故障處理。最近發現印出來的項目會有奇怪現象。左半邊無法成形,但clean(全亮)和不放東西(全黑)時結果都算正常。不能確定是離型膜,或螢幕,或控制系統有誤。就如以下開始我的偵錯步驟。

一、建立密密的陣列送印。二、印出後奇怪的結果,左半邊只有底座,但是支撐架以上就完全無法產生出來。底部的結果則是有淡淡的區域。三、反轉料槽,測試結果相同,所以不是離型膜的問題。

工單號:48106 連結

光固化:光源為DLP

軟體操作方式和LCD相同,差異是光源,LCD是底部有強光,依靠上層面板控制輸出畫面,DLP整個光源系統效率高,亮度高耗能低壽命長,如果精密度差異不大,長期應該是主流。

目前看到產品是中國Anycubic DLP Photon Ultra/D2 (連結)。價格較LCD便宜許多,缺點是曝曬面積較小(13.1X7.3X16.5)。

光固化:光源為高能雷射,透過平面鏡反射

雷射光束的成品質地最高,光線透過內部振鏡機構發射出來,屬於下沉式系統。工業用的產品不算(隱式美好像都是用這種)。桌上型可負擔的可能有。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Don't Stop Me Now 第十場賽事:南橫超級馬拉松,六十公里組

自2016年起,大致上維持著每年一跑的頻率,如下表。轉眼間也到了第十場賽事,項目選擇上,希望能在距離層面上繼續超越,因此報名南橫超級馬拉松。

  1. 2016 新竹 城市馬拉松27 (連結)
  2. 2017 新社 櫻花馬拉松42 (連結)
  3. 2017 新埔 遠東紡織馬拉松42 (連結)
  4. 2017 寶山 寶二水庫馬拉松42 (連結)
  5. 2018 埔里 合歡山馬拉松44 (連結)
  6. 2019 馬祖 馬組馬拉松42 (連結)
  7. 2020 坪林 茶茶山徑越野19 (連結)
  8. 2021 棲蘭 三姊妹50KM林道50 (連結)
  9. 2022 北竿 硬地超馬50 (連結)
  10. 2023 台東 南橫公路60 (連結)

南橫超馬的特色是,除一百公里外,還有入門六十公里組。僅比自己紀錄五十公里多十公里,評估是有可為,就毅然決然報名參加。而參加活動的優點是,既然都付了報名費就會驅使自己不要開天窗,所以從年初就"盡可能"的鍛鍊,也定期到新竹海岸(連結)和山路(連結)進行練習。

活動前一晚入住關山周邊民宿,方便第二天早上騎腳踏車抵達會場。場上選手眾多,多半是挑戰百公里的神人,六十公里組還好有新竹視障陪跑團朋友同行才不孤單。


1開頭是一百公里,6開頭是六十公里

五點啟程,直到第一個補給站前天都未亮,約莫一小時後東方才有魚肚白。

台九線路燈如絲帶點綴其中

南橫馬拉松六十公里組的高度提升大約一千公尺,相比前幾年合歡馬、棲蘭林道、北竿還在可接受範圍內,緩坡加上清晨陽光還未露臉,前方領跑員(瑞欣)的腳步又非常平穩,就這樣輕鬆的跑到折返點。此處是靠近碧山隧道,屬於霧鹿峽谷,附近有著名的六口溫泉,兩旁是險峻陡峭的崖壁河谷,利稻溪經年累月沖刷,切割出如此大型峽谷,與太魯閣峽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公路對面山壁夾縫有奇特煙霧,資料上提到為溫泉。溫泉產生的鐘乳石讓山壁呈現出五顏六色的景緻。因為認真跑步,只能用下面這張照片簡單說明。


跑得輕鬆

霧鹿橋

南橫沿線散佈著原住民部落,經過時無法一一拍照,這頭羊妹妹很可愛,另外補給站出現烤全豬,感覺是為一百公里準備的,我只吃到烤雞腿。


出海端後,地勢突然開闊,就是著名的花東縱谷,整片綠油油稻田,正吸收著陽光緩慢茁壯著。

南橫往池上大橋

海端車站


噴灑農藥無人機

或許是平時訓練有成,也因為氣候適中,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老天眷顧終於在七小時內完賽,不覺得痛苦和艱難,輕鬆將自己的紀錄又向前推進至六十公里。

數字上突破自我固然高興,但隱約覺得這或許是最近跑姿改變的影響,近幾個月跑步時都盡量注意是要讓身體擺動帶著我前進,有點向前衝的感覺,而非僵化和對抗。疲憊的程度降低,取而代之是更為寧靜的感覺,感覺我還活著。

Don't Stop Me Now  後續...(連結)...只上升一千三百公尺,高CP值


假日跑者,可以了啦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路是人走出來的:淡蘭古道北路

雙溪國小牆壁的logo

三月上旬某周末,和公司同事大C、JIN哥三人走淡蘭古道北路,作為四月日本健行的行前訓練。行程設定為兩天一夜,由瑞芳起,經九份、燦光寮、牡丹,夜宿貢寮。次日早起,翻過草嶺古道抵達終點大里天公廟。實際走起來,覺得距離適中,更重要是氣候宜人,圓滿完成。

[瑞芳至九份]:清晨由新竹火車站出發直達瑞芳,出站後往東走十分鐘就是河邊,也就是基隆河上游。沿著河堤向上游慢慢走,快要到員山子分洪道前北轉上芋仔潭古道,除竹林外無特殊景緻。

基隆河旁山路

芋仔潭古道

接著是通往九份的琉榔路(連結),全線筆直無休息處,是考驗腳力的好所在。"琉榔"是"流籠"的台語譯音,也就是說這道路原本是為流籠設計的軌道,所以才會如此筆直,也說明了為什麼途中會有山洞。

古道盡頭是個平台,昔時是物資轉送集中地,如今成為觀山觀海絕佳地,向外可遠眺和平島、基隆嶼甚至是更遠處的外木山。向內可飽覽侯硐、瑞芳山巒起伏。

後段道路平緩,但走著走著旁邊山壁不時會出現空洞,有些則放置著骨灰罈。JIN哥說基隆山登山口也如此。料想是掏金熱潮時,一些單身漢來這尋夢,孤家寡人客死異鄉後,任由人草草處理簡單堆放在這,不勝唏噓。

山壁骨灰罈
繁花盛開的鄉間民宿

[九份至燦光寮]:疫情後的九份比想像中熱鬧,尤其有許多日韓籍的遊客,揹著登山裝備的我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只在阿妹茶樓用簡餐後就繼續行程。從歷史來看,古道開發時期約為1800~1900百年間,對比於1892年才發現金礦,當時的九份應該僅是小的補充站。


由大眾廟後方經過樹梅坪古道慢慢爬到高點,此處有180度視野,登高望遠,基隆山和無耳茶壺山盡在眼前。


後續的草山戰備道和燦光寮古道大致與樹梅坪等高,此地為迎風面所以只有芒草和灌木叢。


[燦光寮至牡丹]:翻過稜線進入背風面後,景色完全不同,東北季風帶來的充沛雨量造成豐富的徑流、青苔以及多樣的蕨類植物。此行雖沒有看到著名雙扇蕨,但沿途林木茂密,如此自然原始景象,行走其間,讓人感到與自然的連結。

[牡丹至貢寮至草嶺古道]:都是柏油路面(環島走路連結)。傍晚經過雙溪在便利商店用餐,時間允許下繼續走向貢寮。夜晚的貢寮顯得格外荒涼,夜色中,三人躡手躡腳在活動中心附近搭帳,快速入睡。

雙溪

次日上草嶺古道,經過歷史古蹟雄鎮蠻煙和虎字碑。淡蘭北中南三路,北路開發最早,1796年吳沙開墾宜蘭平原就是由北路進入宜蘭(隆嶺,非草嶺)。隨著雙溪、貢寮開墾者增加,以及山區原住民向南遷,路線逐漸由北向南移動,例如西端由猴硐翻金字碑到牡丹,東端從隆嶺改由遠望坑翻過草嶺。路線南移可以有效縮短兩地間通行路程,加速流通,也是後續中路和南路開發的主要原因。

雄鎮蠻煙

虎字碑

我們常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淡藍古道完整印證先民為求生活踏出的印記。滄海桑田,過往路線如今成為都市人踏青去處,雖然唏噓但也是歷史必然,行走其間,除了欣賞自然與人文風光,期望更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精神。


遠眺龜山島

四月要出發去東海自然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