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霞喀羅古道初探


霞喀羅著名楓紅

霞喀羅古道,一個很美麗的名子,是個會讓人產生許多想像的地方。我與這個古道的緣分是因為同事邀約同行,查詢後才知道這是一條國家級步道,還被譽為台灣最美的楓林步道。便趁著天氣晴朗,來此一探究竟。

高繞杉本上部落見雲海

行程從新竹經竹東至五峰,過清泉張學良故居後,就是持續陡上的產業道路,途中被大崩壁阻斷,高遶至杉本上部落才抵達石鹿,此處已經荒廢,僅存有幾棟堆滿垃圾的鐵皮屋工寮,後又繞行許久才到達古道入口。雖然沿途風景十分秀麗,但這一路還真是艱辛。

古道林木

類魔幻場景

正當我還在邊走邊懷疑是否該來這一遭時,腳下也循著古道,慢慢進入至大山深處。至此才知道先前的懷疑都是多餘,厚實的落葉,寂靜的森林,都是無比享受。即使此刻在螢幕前撰寫遊記,還是能回想起雙腳踏在鬆軟土地上的觸感,還有偶爾傳來的鳥鳴。

怪異的附生現象

根部呈現同一顏色

古道沿途不論是木棧橋,階梯道,都維護得很好,每隔五百公尺也有明顯里程標記,讓人感覺很安全。真要對林務局工作人員致上由衷感謝。我們就這麼信步其中,間或談著公司事務或是各自家中瑣事,慢慢前進著。途中還遇到幾位健行同好,其中一對夫妻竟然就與我家距離不到五十公尺,實在是巧合,還有位身手矯健阿伯單人就上霞喀羅大山。我們沒那勇氣,就沿著路線,從石鹿經羅山林道交叉點,田村台,楢山,到朝日駐在所後原路折返回家。

山中精靈樹

同事側影,謝謝他帶我來這古道

第二次,我們兩人從養老端進入,大致抵達武神遺址,中間的白石,見返,馬鞍因為崩坍太嚴重無法到達,只能從他人分享照片過癮。雖然沒有走完全程,但大致能感受到清泉段因為緊鄰霞喀羅大山及石鹿大山道路較崎嶇,養老段基本上是沿著薩克亞金溪谷而行地勢相對平緩,兩邊各有特色,都很值得一遊。

密竹林

滿山楓樹

回家後查閱更多資料,也對這古道上各項歷史遺跡有了更深入了解,原來古道名稱源自Syakaro,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以往是部落之往來步道,日治時期日人為有效控制此地區,特闢建為軍事道路。沿途所見各駐在所其實扮演著烽火台角色。如今物換星移,過往紛擾只剩遺跡。

途中,林務局在"疏木"(變相砍伐啦)

途中,高山蔬菜,12月還在努力噴著農藥

整個行程因為有同事帶路,走起來很輕鬆,覺得可以一直走下去那種感覺。而且我們都是工作日請假出來玩,一想到辦公室裡的同事還在盯著螢幕,心情更是HIGH了起來。等我環島走路完成,再醞釀個從五峰花園國小,經羅山林道南線,住宿白石由養老端下山全程健走的計畫吧。

途中 產業道路

秀巒野溪溫泉 我也下去泡了歐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走路環島_24_宜蘭梅花湖至宜蘭東澳山

梅花湖->下湖->八寶->太和->冬山->新城->蘇澳->永樂->東澳山 約33公里

工廠隨拍

清晨從三清宮下山離開梅花湖後,就沿著內湖和下湖山邊蜿蜒前進著,這附近因為灌溉水源仍然豐富,土地多墾殖為稻田,此時正值放水時節,田水像是一面明鏡,映照著盤旋飛翔的白鷺鷥,山巒,天空,以及這地上所有的一切,今天又飄著些小雨,煙雨朦朧中,更襯托出無比美麗。

下湖 養鴨人家

一直向前,直到德安學園之後,突然轉個彎就是舊寮溪堤防,到了這裡,路線有點混亂,只能憑著直覺自行發揮,不久後接上新寮溪堤防,繼續前進。從堤防向下看,境內水文網絡阡陌交錯,農舍也錯落其間,一片祥和。我從寶君一路附近拐入農村,遇見一位阿伯正在採收花朵,詢問後才知這就是可以製茶的洛神花。阿伯很健談,談到過去新寮溪整治前,每遇豪雨就淹水的慘狀,此外,阿伯還特別介紹了千里步道位置供我參考。出發前,就閱讀過不少太和千里步道的資料,既然來了,當然不能錯過。

太和附近 一路所見都是這種光景

會想來探究千里步道足跡,一方面是我十分認同其[從生活出發,強調環境倫理、親近自然、守護大地]的理念。更重要是,他們所遴選路線都是經過實際探查,去蕪存菁後才予以推薦,每條路線都兼具了特殊的人文素養與景觀之美。

採洛神花阿伯

以太和為例,2012年底,千里步道協會和宜蘭社大及宜蘭縣政府,合作推出示範道路,希望打造禁用除草劑,減少路燈,去除水泥化護欄,並且廣植綠樹遮蔭的步道。冬山鄉得安、八寶、太和三村的環島路線,就是他們第一條千里步道示範道。愛好步行的我,當然要來這朝聖。今天實際探訪,兩旁綠草如茵,沿途植栽豐富,除步行外,也很適合單車旅行。有了今天美好經驗,將更堅定我往後繼續探訪彰化和雲林示範道的心。

工廠

離開太和後,跨越新寮溪施工區域,從八甲路附近經過冬山火車站,工業區,新馬火車站,到達蘇澳,沒有停留,直奔東澳山腳下的新樂火車站,預計由此翻越東澳嶺,抵達東澳火車站。

專門製作速向工廠 門口雕像

過新樂車站後,就開啟了導航軟體,軟體中有事先從千里步道網站下載的導航資料,裡面詳細記載了從新樂翻越東澳山鞍部到達東澳火車站的座標圖。我原本天真以為,只要有座標圖,即使一個人,也可以順利達成任務。但我錯了。首先,缺乏明確路標指引,手邊座標圖雖然夠精確,但只適合平地使用,完全不適合陡升或陡降地形。再者,山勢實在陡峭,有些路段幾乎是五十度陡升,我這種城市鄉巴佬還得多鍛鍊才能應付,最最最重要的是,獨自一人害怕滾落山坡或黑夜中獨自逗留深山的恐懼完全吞噬了我。雖然已經到達了冬山-和仁059電塔,離鞍部應該不遠,但還是宣告撤退,拖著疲憊但依舊緊張的身軀返回新樂火車站。結束這次旅程。

冬山 何仁 059 電塔

從東澳嶺回來後,還是持續在蒐集資料,希望用更安全方式達成越嶺計畫,例如加強鍛鍊體能,或是參加登山隊活動。不過,我更常思索那天在山上遇到的關於恐懼與界線的問題,而且有了領悟。人會恐懼是因為看到了界線,但同時,人也會因為體悟到自我界限的存在而更臻完整。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走路環島_23_2_宜蘭二結至宜蘭梅花湖

二結->羅東運動公園->梅花湖 約14公里

宜蘭二結附近 水田景致

剛開始進行走路環島時,對效率的要求很高,路線選擇上,盡量都以兩地間最短距離為主。但最近,效率已經不是重點,過程是否有趣反而更重要。從二結到蘇澳這段路,就是個好例子。若延直直的台九線走,兩地距離約十四公里,但若繞去梅花湖再到蘇澳,大概是三十公里,不過,梅花湖附近有山有水,多走些路,絕對值得的。所以就有了二結到梅花湖這段旅程。

正在興建的小屋

出發點是二結,這裡昔日以稻米生產著名,想像中是遍佈阡陌水田的鄉村景色,但實際到二結就會發現不盡然,這裡水田雖然多,但是透天或豪宅更多,與宜蘭北邊四城區域相比,四城的農舍是點綴在大片農田中,房舍與農田的比例很恰當。二結這因為接近羅東,人口多,房屋是主角,農田反而成了陪襯,感覺稍嫌擁擠了些,但即使如此,也比都會區好得多。

從二結火車站開始,沿西南方,經過巨無霸土地公廟,復興路三段157巷,直到羅東運動公園前,大抵上都是前述情形。偶爾遇到些水田景致或農村氣味畫面時,會因為保留了幾分農村清新風味而拍照留念,並且希望下次來時,還有同樣風景。

荒廢的農舍

通過公園後,就是北成里。北成里,舊名「客人城」,是客籍開墾移民之聚落,我沿著灌溉中樞北成圳前行,周邊種植荷花蓮花,走來十分舒爽。之後,不小心選錯路,走進公墓區,環島走路以來,當然遇過不少墳區。不過鹿梅路這段,因為地形平坦,感覺格外廣大且綿延不絕,走來有些恐怖。這也讓我有個小體悟,地圖上幾乎都不標記公墓區,對走路的人真是不公平啊。

傍晚抵達梅花湖。望著幽靜湖面,想著許多事情,上次來這裡時,父親還在一旁,如今他已安靜的躺在靈骨塔中,人世間的變化,真是無法逆料。繼續打起精神從湖邊爬了段長路,終於到達今天投宿地:三清宮。


夜晚三清宮 仍有許多人在打坐禪修

三清宮的建築外型有濃厚中國風味,住宿管理也有飯店等級,更重要的是,它是台灣道教總廟,對道教信徒來說,其重要性可見一般,晚上同寢室室友中,就有幾位是測字大師,得道高人,還有不少是抱著朝聖心情來這洗刷凡間塵埃的虔誠香客。各個看來都是仙風道骨,很有慧根。也因為興趣相投,他們聚在一起,聊的話題很自然就集中到靈修,感應,還有特異體質。相較之下,類似我這種把廟宇當背包客棧的人,就只能唯唯諾諾,偶爾附和幾句。

住在陌生通鋪,聽著別人高談闊論,自己卻難以融入主題,這種畫面似乎曾在哪發生過?想了好久,啊,對了,這不就是自己年輕時,在歐洲當背包客住宿青年旅館才有的經驗嗎。

火車上的少女

( 這是前篇"大里"至"頭城"的延續, "頭城"至"二結"曾於年初和老婆共同走過, 今天就以搭乘火車替代略過 )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走路環島_23_宜蘭大里至宜蘭頭城

大里->頭城 約18公里

頭城路邊民宅彩繪 充滿著海洋精神

宜蘭可大分成三個區域,北邊背山濱海區,中段平原區,以及南部山區。環島走路,由北至南,悠悠漫步其間,很能欣賞到它各種樣貌及變化。

搭火車前往大里 可愛小孩"看"我

今天步行起點,大里天公廟,算是宜蘭北邊,預計由此沿著山海交界向南行。

大里雜貨店 阿嬤今年八十多 小店已經營六十年 買泡麵當晚餐

這裡有個插曲,就是前一晚獨自在天公廟中"掛單",環島走路至今還沒住過廟宇,聽說天公廟有提供香客住宿,就來試試看,行前一天經過電話聯絡確認無誤後,傍晚抵達天公廟,簡單登記和說明後,就完成入住手續。

旭日東昇

今日非假日,由我一人霸佔香客房,房間不大是上下層通舖形式,除了枕頭墊被外沒有多餘雜物,恩,清修之人果然和我們凡夫俗子不同,不需要桌椅也不需要電視冰箱。不過,令人欣慰是還有插頭可用。現代人出門旅行,手機相機筆記型電腦樣樣都要電。什麼都可以沒有,插頭是一定要滴。

海邊碉堡

首次夜宿廟宇,十分好奇,四處亂逛。先到了大殿,平日香煙繚繞,人聲鼎沸的大殿,現在空無一人,只有幾盞死白日光燈還在閃爍。神明當然還是一動不動的,維持著白天的姿勢,睜著炯炯有神大眼睛高坐堂上,只是,現下四處無人,神明還睜著大眼睛,在看誰呢?感覺就有點荒謬和突兀。和廟祝胡先生聊天,聽他說了各種香客類型,包括獨行女子,爸爸帶小孩環島,還有外國人。平時沒機會遇到廟祝,還問了不少廟宇如何運作之類問題,很有趣。

追光逐影 路邊餐廳隨拍 遠方是龜山島

早上,稍微梳洗後就往南出發,陸續經過大里,大溪,北關,龜山,外澳,到達頭城。行程約十八公里。沿途有豐富的地景,還有靜謐的漁村景致,再加上天氣配合,十分適合行走,美中不足的是濱海公路上有太多砂石車貨櫃車呼嘯而過,對行人(或單車騎士)是很大威脅,只好盡量挑海灘或防波堤岸走。

防波堤 除了我還有別人

以前地球科學就學過,東北角地形錯綜複雜,真正走來才能用處處驚奇來形容,前一刻還是礫石岸,轉個彎就會遇上大塊海岸岩礁阻擋去路,繞來繞去只好走回防波堤。走在堤防上,視角高,特別能感受到山與海是如此接近,以及大自然的壯闊。

蜜月灣 弄濤帥哥

十點多,走到大溪南邊蜜月灣,有棟奇怪廢墟佇立在岸邊,海裡已經有四五位衝浪好手在玩耍著,我和照片中帥哥聊著一陣子,住台北,已在外澳衝浪店學會衝浪基本知識,只要有空就來衝浪,玩個半天。看著他們在浪濤中翻身,浪頭翱翔,真是青春無敵。

逆光拍

到了北關,拐道進入公園參觀,並循步道登上觀海亭。登高望遠,北望是奇特鮮明的岩石景觀,陽光下散發黝黑的光,東邊可以遠眺龜山島,南邊見一些住家掩映在翠綠山邊,向下看是氣象萬千澎湃海潮驚濤裂岸,無比壯闊。

北關觀海亭北望

既然有海岸,就會有漁村,在海浪怒濤下與大自然共生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和信仰是我所完全不能體會的。路邊好多村落名子和蕃薯有關,可以想見以前困苦。海邊好多小廟點著支支線香,是他們出海時的慰藉。緬懷過往住民開墾之艱辛,求生存之不易。對比到今日,傳統漁業逐漸轉型成觀光漁業,假日時大批觀光客和衝浪客遍佈海灘。東北角,這塊擁有綺麗景致與人文景觀的寶地。也正在轉變著。

動物群像 攝於頭城某國小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走路環島_22_花蓮鹽寮至花蓮市

鹽寮->南濱->花蓮火車站 約14公里

花蓮溪出海口附近,未來可以成為沙發系列

清晨迷迷糊糊中,聽見外頭滴滴答答聲音,看來是沒機會看日出了,倒頭繼續睡。起床後邊和主人聊天邊欣賞著無敵海景,拖拖拉拉直到七點半才出發。

民宿庭院,遠方是太平洋

沿著台十一線繼續向北走,路邊有許多特色民宿。心想,若有長假,和家人呆呆在這躲個幾天也是不錯的選擇。沒多久,接近花蓮山,道路突然來個大迴轉,沿著路,繼續向前行。遇到個交叉路口,左邊就是193縣道起點,右邊是花蓮大橋,取右道過河,沿著兩潭自行車道順著花蓮溪出海口繼續向北行。

花蓮溪出海口,彷彿水墨世界

天氣陰雨且四處無人,花蓮溪是如此乾淨.靜謐.好像鏡像般流過身旁,岸邊不知名水鳥在草叢間沙洲上四處覓食,我好像走在水墨畫世界中。單車道延伸到出海口附近轉入柏油路,經過一老舊眷村後抵達南濱,平時這裡是熱鬧夜市,現在空空蕩蕩只有我一人。再經過自由街市場和洄瀾之心和中山路抵達今日終點,花蓮火車站。

南濱公園

在車站附近租了摩托車,騎到慈濟園區參觀,陳列館中展示許多證嚴上人照片以及慈濟功德會發展歷程。感覺證嚴和托爾斯泰好像,都奉行著簡樸的生活哲學,依著規規矩矩的生活態度,每天按表操課,計劃性的勞動,不忮不求的推廣功德會。看似簡單,但也就因為簡單易懂,才能吸引這麼多人投入,成就如今規模。

西瓜大王

傍晚,還跑去看惠瑜雙胞胎,兩隻小寶寶都好可愛,正好是學走路年紀,看他們戒慎恐懼踏出步子就覺得很有趣。旁邊還有一隻宇宙無敵熱情狗狗,若顧婷在這,一定很高興。

孩子,你慢慢來

回程火車上,回想著這幾天行程,花東最重要的縱谷地區已經結束,這裡山川壯麗,美麗又安靜,人們大多務農,簡單度日,和我成長的西半部世界有很大差異。我尤其對原住民世界感到好奇,在特殊標誌下,其實他們人丁很單薄,家鄉又缺少工作機會,背負著歷史與外界偏見,在平地遇到問題應該也沒什麼人會伸出援手。若有機會,真想多了解他們如今生活情形。不過,我自己狀況也好不到哪去,對人生有些了解卻又覺得模糊,活脫是個徬徨的中年大叔。只是對於環島走路,越來越有信心,一定可以走到完畢。

熱情狗狗

走路環島_21_花蓮光復至花蓮鹽寮

光復->太巴塱->東里->山興->水璉->鹽寮 40公里

我不在工作,就是在環島的路上

早上五點多,離開民宿,向東經過馬太鞍橋,進入著名的太巴塱聚落。我避開主幹道,冒著被狗咬的危險在民居巷弄中穿行,放眼望去都是二層樓房,沒什麼人影,只有少數門牌和信箱裝飾著原住民圖示,並沒有台灣最大阿美族聚落的感受。

無題

接回193縣道後繼續向北。開始飄起小雨絲,雖說陰雨天候不利拍照,但晴空萬里艷陽高照更不利於走路,這種灰濛濛天氣反而很舒服。

路邊房舍

走著走著,路旁一位阿伯叫住我,送來兩瓶礦泉水,他說我看起來就是在走路環島的人,還說,上個月在光復鎮上遇到個年輕人背上插著旗子走路,吃食都是進7-11索取過期食物,住宿都是帳棚。真是驚人的意志力啊。對我而言,走路的意義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有個長期和自己對話的機會,所以選路時,都以簡單安全但人車少的道路走,遇到風景名勝能看就看,漏掉也沒關係。整個行程能走完很高興,沒走完其實也可以。不過文字紀錄很重要,年紀長了,事情容易忘記。也希望能透過文字,留住途中感動回憶。

路邊房舍

像今天,走著走著,經過東里地區,路邊有個春村休息站,無人看守,卻堆著滿滿的水果讓過路旅客免費享用,若要外帶也行,香蕉一"串"只要十元,文旦一粒十元。主人留言說每天把採摘水果當成運動,多出來讓大家分享就很高興,留言板上則是寫滿了遊客感謝話語,真是個祥和且富而好禮的好地方。


阿美族部落學校,門口紅布寫著"用族語講話",就是要這樣有GUTS才行

我一直有個疑惑,所謂旅行,尤其是現代人旅行,在交通如此便捷,網路訊息發達情況下,以往偏遠難到達地區,或是秘密私房景點,都不再遙不可及,透過閱讀他人生動旅遊筆記和精美照片得來的知識,或許比自己親臨還有收穫,旅行究竟還有什麼價值呢?來到這,讓我有了答案,原來旅行可以拓展人生經驗,體驗到世間還有許多有情有義的地方,這些就是值得人再三回味最重要的原因。

山興,廢棄國小

過東里後,道路進入山區盤旋,四處皆是檳榔樹,經過幾個彎角轉進一個靜謐山谷村落,好像來到了桃花源般。這裡標誌著"山興"。繞進村落不久就見到世界展望會會所,研讀些資料後,得知這是撒奇萊雅族族僅存據點,該族在加禮灣事件之後四處逃難,落腳這裡時,藉由隱姓埋名受阿美族保護,之後數代都默默在這小山谷中務農為生,安穩度日。不過,隨著人口大量外移,如今只剩下幾十戶住民,讓這安靜中帶著一絲詭異。路邊阿伯指著早已廢校的國小說,以前這裡人很多啊,現在只有一點點了,缺乏工作機會和人口外移,真是偏鄉難解的問題。

花46縣道

因為這裡有指示牌標通往"水璉",考量之後,決定放棄原先米棧古道計畫,從這經花46縣道翻過水林尾山到台十一線看大海,登上海岸山脈高點,吃著早上帶來的香蕉,回望縱谷區,花蓮溪支流分佈益發清晰,巍峨的中央山脈更像個無邊屏障,氣魄萬千。只可惜海岸山脈這邊滿山都是檳榔樹有點噁心。

花46縣道,路邊題字,做小偷全家死光光,應該是有人盜採檳榔

下坡時,突然下起暴雨,一直到水璉附近才放晴,又過了幾個隧道抵達鹽寮才又看見太平洋。再走了四五公里終於抵達今天目的地,海角工作室。主持人黃老師是個奇人,專長是唬爛和化腐朽(漂流木)為神奇(昂貴藝術品),我因為喜歡木作,也為了聽他唬爛,特別遠道來受教。黃老師話夾子打開就是一兩個小時,天文地理木頭和人生,無所不談。晚餐也就順便在這叨擾了。最後,老師還特別介紹我到附近同樣愛好木作的豐廬居民宿住宿。

台十一線,身首異處雨傘節

民宿老闆邱先生酷愛紅檜木,家裡客廳主角就是一段五六公尺長檜木原木,一般人家中根本無法見到這種奇景。邱太太帶我參觀民宿,哇,這民宿就在月眉山邊,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坐在庭中就可以俯瞰浩瀚太平洋。今晚無月,天上星星和海上漁船燈火相互輝映,山風徐徐吹來。哇,此樂何極。

海角工作室,這張照片有點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