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月世界惡地景點

月世界是台灣著名的惡地形(連結)。所謂惡地形,就我所知有下面三種。
  • 岩溶地形:喀斯特石灰岩地形,其質地柔. 軟、多孔隙,可溶於水。例如中國桂林。
  • 礫岩惡地:代表地點為苗栗火炎山(連結 連結 連結),其他如台中太平小桂林。
  • 泥岩惡地:代表位置為高雄田寮月世界,由於泥岩表面呈現灰白色,遠望去呈現一片荒漠的景象、以及泥岩表面存有一層鹽粉,在夜間會反射月光,故得月世界之名。範圍包括台南、高雄以及台東利吉(連結)。

最近一口氣去了三個與月世界相關景點。都在台南,分別是龍崎牛埔泥岩園區、玉井豐里,以及大內彩蝶山。三者型態各異,但若將縱深拉遠,彼此間有許多共通處。其中最明顯的是,月世界表面都是寸草不生。原因可能是泥岩滲水性低,植物無法生長,下面拍攝自牛埔,僅頂部和地面有些植物中間部分荒蕪一片。

牛埔

另外,想像中月世界會是像月球漫步般,是片廣大平地可讓人在其上行走。實際情形那都是或大或小的"山",都不會是平地,下圖彩蝶山為例,一側是陡坡,另一側是香蕉園,即使近在咫尺,但都難以攀爬。

第三個特點是,同樣是月世界量體大小卻有很大差異。小型的可能就像是一面高牆,寬度只有二十公尺,高僅五、六公尺。大型的就像山脈,寬逾公里,高度達六十或七十公尺。

小規模(牛埔)

大範圍(豐里)

山體型式,經過侵蝕作用頂端多半像劍,例如彩蝶山頂就如同金瓜石劍龍陵般呈鋒利劍形。

山壁表面有許多縱橫交錯的紋理,原因是月世界和火炎山的基本構成雖然都是石礫,但兩者的石礫大小差距很大。火炎山的石頭顆粒大動輒五公分十公分,水分容易滲透石礫將土壤帶走,剩餘的石塊可以堆疊成八、九十度垂直峭壁。月世界屬於泥岩,透水性低,遇水立即變得十分軟滑,順坡下流,所以表面會有很多裂痕。

彩蝶山

放大規模,可在山坡上看到無數蝕溝和雨溝,山壁傾斜角度較石礫平緩。重疊複製則形成刀刃狀的山峰體。(連結)

彩蝶山

會注意到惡地形,主要是因為那和一般生活經驗所見的平原、山林大相逕庭。若範圍夠大的確很壯觀,在豐里時因為只能遠觀,心想若有空拍機飛去左邊山抝細看有多好。因為去除了常見植物型態,更能注意到純粹形體和大自然侵蝕力的鬼斧神工。

但我也發現,在南臺灣月世界是很常見的地形,而且雖然牠全無生機,但讓我驚訝的是,就在惡地旁常常不到幾公尺就會有人工果園或河流,當地人完全不在意這惡地形,反而是我小題大作。兩種完全不同生態比鄰而居的衝突感非常耐人尋味。

豐里旁的果園

好像在拍汽車廣告(彩蝶山成景點)

彩蝶山旁果園(彩蝶山)
牛埔的月世界成為觀光景點
惡地與果園比鄰而居,仔細看右上方還有涼亭遺跡(彩蝶谷)


慢跑:台中到新竹。成長就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同平巷大榕樹時代留下的唯一印證

台中與新竹,兩者相距不遠,但分占了我生命中極大部分。所以在選擇長距離跑步路徑時,腦中自然浮現出,何不嘗試串聯這兩處對我生命意義都很重大地點的想法,也算是某種成長巡禮。

台中,二十歲前生活都在此,分別住過北屯(三光巷 北屯路)和北區(健行路 平德路),這次以是以最後的平德路為起點。預計深夜到台中後,先在老家附近巡禮,夜宿車內,第二天清晨往潭子跑、經過豐原、跨越大甲溪至后里、再跨越大安溪至三義,經過銅鑼、苗栗市、後龍溪、造橋、中港溪、頭份、寶山,抵達新竹市。

平德路老家

寒流夜開著車,邊聽著逃跑計畫"夜空中最亮的星"抵達台中雷中街附近,車窗外熟悉的街景流動,但人事已非,寂寥感猛的升起。抵達時已是深夜,即使穿著厚重外套仍不能逼退寒流冷意。獨自一人走在平德路上,幾年不見,老家附近巷弄仍然狹小擁擠、混亂依舊。無法拆遷的廢墟和誇張的停車方式,和二十年前一個樣,應該還會再延續二十年。

走回平德路幹道,四處張望,一頭是熟悉的7-11,是老爸每日光顧看免費報紙地方,另外一側同樣熟悉的大德公園,是爸媽帶顧婷和鄰里朋友消磨時間處。新奇景象是多了間混搭風格的廟(神壇??),大半夜還亮著的幾盞紅燈,流露著滿滿的台灣味。

看了很久才弄懂是無極慈德宮,原址是家具廠

同平巷大榕樹

每次到水湳,都會不自主地將車開往大榕樹方向,這是老爸去世前就養成的習慣,或許是想逃離平德路混亂的巷弄或僅僅只是想找個堅實久固的物件,在這看著田野就覺得安心。只是這次再也不同了,2023年12月16日這天,大榕樹不在了。遠遠開往那方向時,就意識到樹不見了。原址只有間紅到刺眼的福德祠,樹呢?我吃驚地想著。懷著可能是搬移的心情四望,重劃區中到處都是灰暗雜草叢生和低矮的柵欄,一眼望去就知道那不是搬遷而是永久的消失。寒風中四處踱步,覺得驚恐,久久不能平息。啊,失去大榕樹後的水湳,也失去了我與牠的聯繫。再見了老爸,再見了我三十年時光記憶。

回想起他騎腳踏車載著幼小顧婷到這看看摸摸的景象 Link 十四期重劃區開始後,附近被圍籬包圍,稻田全被剷除。
 
重劃後的狀況是道路奪走了一半的棲地,也砍除一半的大枝幹。 ~2019 地價是形塑都市紋理的唯一動力 引述自 Link
最後能找到的照片 2022/3 Google StreetView(Link)

衛道中學

國中三年加高中三年共六年光陰在這度過,記憶中學校圍牆邊的小葉欖仁樹沒有這麼高大啊,現在得仰頭才能張望,小時就覺得氣派的校門,如今警衛森嚴依舊,從校門口向內看去是行政大樓,學生時期這樓頂上還有個一兩層樓高的聖像,或許宗教意味太濃厚而移除了。旁邊是理化實驗教室,記得初一上實驗課無聊時向外望,樹苗大概一層樓高,高三時就驚覺樹木怎麼就這樣長到了二三樓窗邊,算是初次體驗到歲月流逝。

走(跑)在圍牆邊柏油路,回想起此處原是水溝,我正在水溝上呢。高二時,成績太差,常常因為要翻過學校圍牆跨過水溝回家攔截成績單而緊張萬分,最後當然還是被發現,也算是個回憶。

后里森林公園

后里森林公園原址是陸軍234師(長城部隊)師部,我在這服義務役22個月,記得踏入營區那天是晚上,過了哨守後就走在照片後方道路上,不經意抬頭,看到樹梢頂端的滿月,心想著還有二十二次才能退伍啊,別人都是數饅頭等退伍,我卻是數滿月退伍。

因為是擔任師部士官兵人事官,屬於幕僚職,整個服役期間都是在整理文書(PE3)和製作漢書報表,以及對上及對下單位幕僚聯繫,現在看來很輕鬆的工作當時卻因為剛脫離學生身分臉皮薄,對別人交辦事項過於投入因此把自己搞到太累,仔細回想和分析,當時狀況就只是缺乏資訊管理工具,大家集體作秀吹彩虹屁罷了,實在不需要太當真。反而應該多參加體能戰技或鍛鍊身體,才不至於現在連個單槓都拉不起來,更要花錢去參加馬拉松(笑)。

對於衛道中學和后里營區,我曾試圖搜尋幾個依稀記得的人名,覺得若能看到他們近況,或許還能印證著什麼,只可惜都一無所獲。總以為這些曾經在我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應該會在某個地方留傳著,但事實可能是當他們離開某個角色後,或是時光拉得更遠時,就和社區中常見的大叔大嬸無異,非他不可。

大甲溪畔工廠

服役時經常通行豐原至后里間,每每經過大甲溪橋,就會見到河畔正隆紙廠冒出漫天白煙。多年後景況依舊,而且今天溫度低,水氣凝結狀況更盛,紙廠各個煙囪多管齊發,若循著視野向更遠處看去,連遠方的垃圾焚化廠也加入,很像是現代烽火台,產生出人造雲層。

三義火炎山

火炎山是年輕時每次離開台中前往台北求學工作時,在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移動時必定會見到的景點,山勢雖然不高,但有比鄰大安溪河灘的陪襯,足以榮登小百岳殿堂。加上特殊地質,造就如同火焰燃燒的神祕感。自己曾多次攀登並以空拍機拍攝無法到達的危險路段(空拍管制前)。

這次透過跑步從中社起經過大橋直到對岸間近一公里,因著縱深的關係,能夠完全觀察到南側鵝卵石瀑布區開始直到北側全部被相思樹林覆蓋的區域,對於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感到崇敬。


頭份化工廠

跑步路線途經頭份中石化廠舍,造型特異的燃燒塔強烈吸引我的目光。此處緊臨高速公路,由苗栗北上過造橋不久離開小山區後,首先就會看到這些廠房。若在夜晚,燃燒塔上不熄滅的火苗,像極了現代的燈塔,通知遊人即將抵達新竹。

這些年沉靜許多,查詢得知是因為己內醯胺是賠錢貨,生產越多虧越多,這邊將永久關閉,幾年來的火焰景致只能成為記憶了(連結)。

聖女小德蘭朝聖地

頭份與新竹間是片廣大丘陵地,有許多條鄉道可選擇,我特別調整到天主堂這段,就是要來親臨小德蘭朝聖地(連結)。此處同樣緊鄰高速公路,由頭份北上大約105公里處,夜晚時常能看見聖母像大放光明,似乎是看顧著南來北往的旅人們。

牆壁上有個美麗的聖像,旁邊提刻著天主是愛,在寂靜夜晚看著這四字,讓我捫心自問此生是否太過專注於邏輯和物質?忽略人與人間最單純直接的關注與交流。

新竹科學園區

進入新竹科學園區,就是今天台中至新竹終點。不只是竹科,今天沿線經過了后里、銅鑼、竹南共四個科學園區,快要變成科學園區之旅。

正在興建的台機廠房

每個廠房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后里科學園區的裝置藝術

想想自己平時也就在這些方格中擔任小分子,而且一待就是十五年。只能說產業發展是形塑人生際遇的最大動力。

路邊風景(依時間由南往北)

后里花博附近地景

中社花海,附件有舊山線鐵路,預計下次騎單車去探索鐵橋和舊泰安車站。

三義木雕街一景,翻過火炎山就是觀光客聚集的木雕街,櫥窗內展示各式各樣木雕作工。但"真正"的三義老街還在北方一公里處吧。

南勢路邊環島走路簽名牆,非常有創意且有代表性的牆壁。因為是公路高點,都要在走到頂端才會看到這面牆。已經有十幾個簽名,大概都是今年內環島走路者的留念。這種作品非常環保(因為類似青苔本身就會更替),但又能保存個半年以上。

這次雖然不是環島走路(我走過歐^_^),但跑百公里應該也可以留個名。

13甲公路旁彼岸橋。跑步時看到這座橋,非常疑惑,尋思命名者不知道"彼岸"是什麼意思嗎?佛教中所謂彼岸就是到達淨土的意思。好好一條路取這個名子不會招穢氣嗎?事後才知道是我多慮了,就在這橋西北方不遠處,即是風水福地,有這層關係後,彼岸橋的名子反而更顯珍貴。

13甲公路旁廢棄工廠。這段路上今天已經看到好多座高爐,我想類型主義大師Bernd & Hilla Becher,到台灣一定會愛上這裡。 

今天路徑,幾乎都與高速公路、鐵路、省道脫離不了干係。照片是在造橋南港溪開基伯公附近拍攝。對號快與較遠處高速公路相互呼應。便捷的交通創造出整體的文明,但也讓人口移動變的更快捷。以今天跑過的苗栗來說,不少青壯年都北漂新竹,或是南遷台中,老齡化的問題比一般都市更嚴重。而這也只是個縮影,未來整個台灣都會面臨同樣窘境。為政者除了喊喊口號,究竟能拿出什麼措施和方法呢?

後來發現這是著名拍火車景點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It is not the maratho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美濃一百公里馬拉松完賽

半年前跑完南橫六十公里時,當下就湧起還要再挑戰的心情,搜尋後鎖定口碑良好的美濃一百公里馬拉松,經過漫長準備,在12/24順利完賽,時間為11小時40分,排名分布62/362。開心的將其納入活動清單如下。

  1. 2016 新竹 城市馬拉松27 (連結)
  2. 2017 新社 櫻花馬拉松42 (連結)
  3. 2017 新埔 遠東紡織馬拉松42 (連結)
  4. 2017 寶山 寶二水庫馬拉松42 (連結)
  5. 2018 埔里 合歡山馬拉松44 (連結)
  6. 2019 馬祖 馬組馬拉松42 (連結)
  7. 2020 坪林 茶茶山徑越野19 (連結)
  8. 2021 棲蘭 三姊妹50KM林道50 (連結)
  9. 2022 北竿 硬地超馬50 (連結)
  10. 2023 台東 南橫公路60 (連結)
  11. 2023 美濃 山城100 (連結)

活動資料如連結(活動簡章  路線 影片攻略),限時14小時完賽。因為沒有長距離經驗,活動舉辦前,我還特別到美濃試跑順便旅遊(連結)。為自己訂下了13小時完賽目標,並且列出各小時必須推進位置資訊。

活動當天,一切順利。起跑後3小時就確定能在時限14小時前跑完,通過白雲寺時更確定可在13小時完成,後續路線都維持定速,心情非常穩定和輕鬆,最終以11小時40分鐘通過終點,沒有想像中的痛哭流涕戲劇性結尾,反而更像是剛去外面散步回來般輕鬆。

因為是首次挑戰如此長距離,與先前南橫六十公里相比足足多四十公里,活動前安排了多項訓練,甚至因為狂暴增加跑量得了跑者膝。對從未經歷過運動傷害的人來說,不害怕是騙人的,但我無論如何也要跨過一百公里界限的心,不斷督促自己想方設法,例如改善跑姿,訓練臀大肌等減緩症狀。

而這次活動,讓我更有感的是,居然領略到傳說中"要傾聽身體回饋"的奧義。以往跑步時,我的身體和腦袋是分離的,腦子什麼都沒想,長期是空白的狀態。但這次發現,如果讓心思專注在追蹤每一步的踏點,抬腳的流程,上身傾斜狀況,左右晃動等資訊,明顯會覺得身體變成一個整體。若要形容,就好像有台攝影機正從較遠的距離看著我,幫我調整跑姿。好處是以往都是大腿拉著我往前跑容易累,現在則是身體推著我向前,輕鬆很多,時間也過得特別快。(連結)

---

走筆至此,距離活動結束已三天,對於慢跑後續有什麼想法嗎?是否會像六十公里結束時緊接著要完成一百的瘋狂念頭?答案是,都沒有。跨越一百公里後,我的生活和眼前風景,並沒有如預期會有差異,一切平淡如昔。工作死線的壓力是無論我跑得多快,牠都比我快。

但若說什麼都沒有發生也不盡然。我從這次活動中,深深體會到,跨越邊界這件事本身就是很大的意義。為了訓練一百公里,我跑了未曾去過的山路(苗栗大湖到雪見)、河岸(頭前溪大漢溪)、海濱(西濱苗栗以北),甚至從台中跑回新竹,這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地方,能用雙腳跑過的成就感無與倫比,同時隨著練習距離從六十到七十到八十不斷增加,滿溢的自信也讓緊張感消失於無形。

人生最大的難題,通常是自己!首位踏上聖母峰的艾德蒙‧希拉里曾說,It is not the mountai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跑一百公里的難度遠遠不及攀登聖母峰,但我相信,天下的困難都是一樣的。只要願意接受挑戰,對此設定行動綱領、認真行動,確實檢討,接受回饋,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