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山之生,及陽明山

山之生(The Living Mountain),是自然書寫文學名著,作者娜恩‧雪柏德是位熱愛山林健行活動的文學教師,她從年少時期就經常前往家鄉附近山區(凱恩戈姆)健行,經年累月的積累,讓她對山林的認知,從單純入門者(經由哪條步道或山徑抵達某景點),進化成注重觀察和省思的自然人,本書就是她對凱恩戈姆地區的思考結晶。

除了花朵和鳥類名稱外,全書沒有任何人為景點資訊,只有她對自然的"觀察"和"感覺"。但對常在野外活動者來說,若不介紹具體的知識,廣大山林的重複性很高,該如何描述呢?雪柏德的作法是,模仿創世紀,先描述凱恩戈姆高地,接著介紹營造此地景的幾大動力,陽光、空氣、水(雪)。然後是各種生命陸續登場,首先進駐的植物,接著是動物(鳥獸昆蟲),最後帶入對地景影響最大的人類。書後段則是以更像詩的方式,書寫自身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此書完成時間約為1940年,時隔數十年直至1977年才首次出版,當時並沒有獲得很大迴響,此時她已84歲。直到去世前,雪柏德都無法預見她那如詩般的書寫札記,數年後卻廣為流傳,其獨特的觀察和描述方式成為許多自然書寫的範本,為近代環保與永續生態奠定深厚的基礎。2016年,為了紀念雪柏德,蘇格蘭皇家銀行還將她的肖像印在了英鎊上。

與湖濱散記不同,閱讀山之生後,讀者會發現,任何人,只要願意培養"觀察"及"感受"的能力,就能建立起屬於自我與自然的連結。這個對象可以是凱恩戈姆(Cairngorms)高地,也可以是印尼群島叢林,甚至是你家社區附近的花園。

---

以陽明山為例,其地形(火山),氣候(冬季東北季風和夏季西南氣流)和生態環境(植物和動物),與Cairngorms相比都是過之而無不及,除此外更有豐富人文景緻(先民開墾痕跡)與我們進密相連。細數自己與陽明山的關係。步道:幾次東西縱走經驗,多次單獨上七星山、大屯山、小觀音山等。休閒:竹子湖採海芋和用餐,巴拉卡公路健行和騎單車。教育:喜愛實驗山屋(似乎關閉了)。想要比照山之生的模式,整理自己眼中的陽明山。

後續計畫有三。一、魚路古道北段(連結 公車資訊連結 連結)。二、東南部草原巡禮(連結)。三、和景光登小觀音山。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Push the frontier forward

現代人都喜歡frontier這個詞,以我接觸的科技行業或生產為主的製造業乃至服務業,無不強調革新,期盼以新技術和新觀念革舊思維的命,個人可以因此獲得成功幸福,群體則因為效能更能提升全體福利。

新北市美術館隨拍

但在中世紀以前的西方和明清以前的東方,世界並不如此運作的。當時的人們,若非戰爭和饑荒導致的流離失所,幾乎很少遷徙,以我奶奶為例,她說從小居住的村莊,村裡的女人,一輩子都不曾踏出村口一步。教育程度更不用說,據統計報告,民國初年的識字率僅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兩百年間,同樣是由人組成的社會,卻從強調安全穩定,轉變為追求效率前延。時代精神快速轉變(好詭異的字,zeitgeist),對身處其中的"人",自然也造成莫大影響,也就是似乎越積極進取的人,越能適應新社會。這類人有強烈的好奇心,希望拓展邊界,促成的表現是,願意吃苦耐勞承擔風險,就是只為了靠近邊界近一點,從小耳濡目染的故事例如海鷗岳娜珊就是典型希望飛的更高更快的例子,其他還有。

  • 宗教傳教士:可說是中古世界的拓荒者,較前代有神選之地(連結),現代當然還是有歐( 連結 連結 )
  • 喜愛山野活動:聽詹偉雄節目,他藉由文化觀察,提及山野活動背後的拓荒精神。
  • 商業經營者:可稱為現代拓荒者:例如一席這講演,講者年紀輕輕離開顧問公司後,轉往非洲種菜和賣菜心路歷程(連結 連結)。她除了要解決眼下的困難,還要面對心魔,也就是對正進行事情有無價值的思辨,她自我解釋,有一些事業就是push the frontier forward (把人類的邊界往前推),而有些事業是bring people towards the frontier(讓更多的人離邊界更近一些)。可能我現在做的事業就是後者,做後者也是有意義的。Some work will push the frontier forward, Some work will bring people towards the frontier.

相比於積極進取,自己屬於溫和且保守個性。從小就沒逾越過什麼規範,是個乖孩子,學生時代都是安分守己當個會考試的乖學生,進入職場後都盡量完成交付工作但檢視成果也沒有大建樹,少數的興趣如積木、登山、慢跑、閱讀等也都是在他人已經設計好的規範中才知道怎麼進行。

社會上類似我這種保守個性的人數應該很多,我們習慣偏向順從而非獨立思考,因為這樣最不用動腦且最安全,總是在別人設定的軌道上運作,不覺得需要改變,俗稱社會中堅份子。

新北市美術館隨拍

探究為什麼會有個性上的差異呢?原因可能是家庭或後天教育等因素,但最近有科學文章討論,同一個家庭生出的兄弟姊妹,家庭環境和教育相似,個性卻有很大差異,很可能個性是由先天決定,研究指出DDR4基因會影響(連結 連結)身體與多巴胺的結合性,從生理角度解釋某些人就是不甘平凡,期望奮力往更高更遠更困難的地方走去的原因。

以往,我會受大環境影響,期望自己成為積極進取的人,只是幾十年來成效極微,自然意興闌珊。久而久之還會援引些雞湯文安慰自己,人最重要是聊解自己的特性,做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奢求過多。而且連基因決定論都出現了,我也就欣然接受自己吧(笑)。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神祕主義

我是一個對神祕靈異現象幾乎不關心的人,舉凡占卜、星座、超能力,或輪迴、靈魂、第六感、心電感應、預言書等,都沒有興趣。

並不是說完全不相信,若以廣大的世界觀將這些事物當成種現象來看沒有任何不好,單純就只是不感興趣。至於說。期盼借助這些神祕靈異力量達到逢凶化吉的目的,對我來說也不切實際,因為我總覺得,與其相信虛無,不如絞盡自己的腦汁想辦法解決問題還比較好。雖然絕對不是多好的腦袋,不過這樣好像比較快。如此態度形塑出的人生觀,自然而然就只相信可驗證的科學和邏輯,而且應該會延續餘生。雖然是抱持著不排斥但也不熱衷的態度,偶爾仍會有所接觸,下面是幾個項目。

靈界的科學

作者李嗣涔,紀錄著探索的過程,首先是觀察和驗證部分青少年,僅以手指辨識紙上文字的能力,接著是在偶然狀況下,發現文字(或是說符號)不僅僅是表面筆劃的意思,更有鑰匙的能力,可以打開通往靈異世界的大門,讓人進入神佛天界遊歷。以往我看到此類描述,多半以鄉野奇談輕輕帶過,但考量作者李嗣涔是工科博士,常年擔任台大電機教授,更曾任台大校長,自然而然多關注幾眼。

作者為求慎重,在三個部分有許多著墨,一是詳細描述實驗環境(希望屏除這只是機率的想法),二是嘗試用新時代掃描儀器觀察通靈時腦部活動(以我看證據並不明顯),三是嘗試提出多重宇宙理論架構解釋這個現象(自己完全不瞭解)。翻閱全書後,並沒有被"說服"的感覺,但也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更進一步的定位,就是留下了,有人能透過精神上達天聽,這讓人著迷的印象。

老鷹的眼淚

藝術家劉冠妏個展,地點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地下室,作品內容看不出與靈媒有何關連,但在後續資料查找過程中,作者多次提到她是靈媒,能與外星人和土地進行溝通。容我先簡單介紹些作品,There,唯美影像搭配其無情感描述,特別讓人回味。

There (連結)

另外一組作品是垂吊著多個布幕,搭配強力投影機穿透顯示圖樣。

現場手舞足蹈的小朋友

正面某個顏色

反面同個顏色

正面換色

反面換色

以往我對有通靈能力者的印象都是,"他人說"某某大師具有這種能力(例如麻原彰晃或是妙禪),或是某個廟門口有人起乩,因為距離太遙遠無法聊解當事人真正的想法。劉冠妏則不然,托現今網際網路的幫助,我聽了好幾篇她用冰冷不帶情感的方式介紹自己發掘通靈能力的過程,當中還包括了在中南美洲拜見薩滿和喝死藤水的經過(我瞭解死藤水帶有迷幻藥性質),這些資料讓我更深入"瞭解"靈媒是如何思考,如何感受。

靈魂

若真有不滅靈魂,我最關心的就是是否會再與死去的父親相見?他去世時67,當時自己還未40,他對我的印象還停留在黑髮時期,若我也在他那年紀去世,兩人靈魂相見會是什麼場景呢?他會認得我嗎?又會說些什麼呢?對我來說,這些實際的問題比"靈魂"存不存在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