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散文集:被討厭的勇氣


延續上一本"新"佛洛伊德學派文集後,接著看『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內容則是將阿德勒心理學重新包裝成現代人更易瞭解和接受的對談型式,介紹勇氣、自由和自卑感與各人的關聯。

佛洛伊德是眾所周知的大師,他的心裡創傷的論述非常吸引人,對自我認同低落的人來說,所有成因都可以直接歸因於成長時期,心理背負的傷痛才造成現在不幸的遭遇,這種因果定律相當簡單易懂,戲劇性的展開更讓人揪心,有難以放手的魅力。

對此,阿德勒則持完全不同見解,他認為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阿德勒相信: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其充滿人本主義信念的理論,被人稱為個體心理學,廣泛應用於輔導和教育等社會、文學領域。學說內容可摘要成幾個部份。

一、人性的基本動力。自卑感

阿德勒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一種正常感覺,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爭取優越感。

二、健全的人格,與社會興趣

人類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當父母不是過份溺愛也非缺少關懷,孩子容易沿著直線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標,並發展進取、勇敢的性格,性格發展的開端通常都有積極、前衝的特點。這類型的人生目標是奉獻、與人互助合作,安身立命。達到此情境,也就是所謂的『善』。

三、錯誤目標

若是父母過分寵愛或忽視兒童需要,就容易產生下面兩種現象。產生嚴重自卑情結。

被驕縱的兒童:由於溺愛使他相信自己每次需要都可以得到滿足,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後,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成為自私自利缺乏社會興趣。

被忽視的兒童:兒童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引起他們憤怒並使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會成為失敗者,

這兩類個性,因為總是覺得身邊有反對者存在,所以總會嘗試改道,不直接接近自己的需求,而是利用機巧,以達到被認同及獲得一時權力的目標。訂了錯誤的目標,使用錯誤的方法來追求優越感,將他們的努力轉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摒除不談。

四、輔導方式

阿德勒認為大多數不適應的原因都是社會興趣不足,還有不想在人際關係中受傷,不想被批判。我們要做的是改變他的目標,培養社會興趣。讓當事人發現問題在於他的私人邏輯跟社會要求不相吻合(錯誤知覺),協助當事人感受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並鼓勵人體察其優點和內在資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然後追求向上提升,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個體心理學的精神不是治療而是協助患者成長模式,因為不是生物決定論,認為只要患者有信心,身邊也有支持,就能遠題恐懼,脫離焦慮的泥沼。

----

兩位作者試圖將心理學理論,套入常人生活中,雖然有趣,但心理學與勵志小品終究不同,說服力不夠。另外,作者花了許多篇幅介紹社會興趣更讓我汗顏,自己時間多半都投注在運動休閒、散文小說及工作,並沒有很融入社會,更遑論造福社會。自己離阿德勒所謂自由的人,似乎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啊。

1 則留言:

  1. 這本我看過啊,
    還有第二集...

    但看完的心得怎麼跟你的結論差那麼遠啊~~~

    在我看來, 有好好工作運動念小說就是所謂阿德勒的自由人啊~~~
    不自由的是一天到晚埋怨社會對他壞壞的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