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2019年夏,蘭嶼小旅行,觀光篇

只有大海知道

我們是由墾丁後壁湖搭船至蘭嶼。兩小時的船程中,因為登船前有吃暈車藥,大多數時間都在昏沉中度過,直到船入開元港,才猛然想起,忘記在欣賞海上角度的紅頭岩。

下了船立刻與民宿代訂的機車行聯絡。蘭嶼環島公路超過30公里,路況又差,大多人是以出租機車代步,下船後,走上碼頭,沿途就有許多業者,簡單又方便。完成取車後,騎上環島公路,迎面吹來陣陣熱風,才有真正踏上蘭嶼的感覺。

環島公路上,不時更有機車蹤影,有時同行的人多,或是參加戶外活動由教練帶隊,還會見到長長的摩托車隊,非常熱鬧。


通過西北方奇岩怪石區後,就是北端的郎島部落,這裡沒有門牌,全靠網站上提供的外觀照指認。下圖就是我所住的民宿,NO.16壹陸民宿(連結)。


民宿外觀是地中海藍白色系,在遠方青山襯托下,非常顯眼。美中不足的是,四周有許多荒廢建物,讓牠顯得唐突。主人總威在島上有正職,民宿則是交給小幫手處理(雖然不清楚小幫手要做什麼)。

屋內有著濃濃IKEA氛圍,拉開窗簾,就是滿滿的太平洋,坐擁一大片秀麗美景。各式設施一應俱全,與本島相比完全沒有差異。

四人房內部

島上四處可見民宿,以我住宿的郎島部落,NO.16壹陸民宿(連結)為例,不含早餐,四人房每晚住宿費約四千元,並不便宜,而Airbnb上,類似項目近九十家,競爭十分激烈。

初來此地,騎上機車開始環島之旅,途中各式新奇有趣的景象,都讓我們駐足圍觀許久。

吃飯時間到瞜,飲食上,這裡有為數眾多,專位觀光客存在的餐廳、酒吧。不知如何選擇?不用擔心,網路上已有大量的攻略和心得文,口碑佳的,尤其是店內有可愛貓犬的,常常都是人滿為患,座無虛席。若想要簡單一點,沒問題,這裡有"2"家7-11,讓你有就在家門口的感覺。

第一天中午,在漂流木餐廳用餐,才坐好,妹妹就拿來這麼大張,充滿南洋風格的菜單,難道,他們這兒是老花眼友善餐廳嗎?點了炸飛魚套餐,把整隻飛魚丟下去炸,炸到連飛魚翅膀都可以吃,非常酥脆。

漂流木餐廳
漁人部落無餓不坐餐廳,適合中午前來,邊眺望大海享受風味餐。

漁人部落的無餓不坐餐廳

東清部落小型夜市
旅人酒吧喝調酒,可俯視海景和八代灣沙灘上,白色浪花來回拍打著海岸,彷彿是在玩一場相互追逐的有趣遊戲。一旁有間七點後才營業的文創小店,販售些手做商品。

旅人酒吧
解決食宿交通問題後,剩下就是島上活動了。島上各家民宿大致上都能提供下面小旅行服務。初次看見這張表時,我一度有進入麥當勞餐廳,看牆上點菜單的錯覺。這裡吃喝玩樂各項需求一應俱全,完全不用擔心無聊或是覺得虛度了光陰。

琳瑯滿目的行程

我們時間有限,個性又懶散,無法參加多個活動,最常見反而是躲回民宿發懶休息。隨手拿起民宿提供的讀物,蘭嶼雙周刊合訂本,由在地的藍恩基金會發行,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讀著慢慢能感受到基金會的用心,以及達悟族面對傳統文化上的轉變與變遷想法為何,又該怎麼因應。

蘭嶼雙周刊

最常提到的爭議點,就是台電核廢料場。自從民國71年開始第一批"低放射性廢棄物"進入蘭嶼至今已三十七年,對這個既存現實,各種討論反覆進行(連結),包括是否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對達悟族的不尊重,是否搬遷,以及補償金發放問題。

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討論是監察院對補償金發放的糾正(連結),大意是說,台電每年約補助一億元,但鄉公所用於公共建設之比例僅約1%,剩下的錢則是按人頭方式發放現金。這種齊頭式分錢,只會養成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也難怪島上各地都流露出殘破感。若要發展觀光,最基本的道路平整,取締無牌車輛,廢棄屋清理,都需要公權力的進入。

郎島部落附近,由海岸浮球堆積成的地景藝術
這些都讓我想起年輕時,曾在丁松青神父的某篇文章中讀到下面這段話,特別找出來記錄如下,當時的蘭嶼,似乎是個遠離現代文明的神秘之島。
蘭嶼,交通不便,物質匱乏,蘭嶼人過著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原始人生活。他們的食物是地瓜、芋頭和少量的飛魚幹,只有盛大的節日才會穿上像樣的衣服,平時只用簡單的布條遮體,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和醫葯,很多人死于飢餓和疾病。
時隔四十多年,現今的蘭嶼早已脫離貧窮,也不再神秘,轉而成為以觀光和潛水為主軸的島嶼。不過,目前這種小琉球式的景點套裝行程,真的適合蘭嶼嗎?相信也是當地人很大的問號吧(連結  連結)。

大光的漂浮天空:達悟族文化記錄(連結)
大光的漂浮天空:自然風光紀錄(連結)

幾位馬來西亞人正在環島步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