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竹南外海風機群



年初,夫妻到香山海邊休閒時,赫然發現竹南方向海中,隱隱約約透露出佇立的風車群。倆人好奇心起,有志一同,決定延著岸邊公路慢慢向南開,走走停停,最終在竹南龍鳳漁港,近距離親見到這群海中神兵。

海岸邊,波浪起伏,再向前一步就會被退潮的浪頭吞噬。遠方無所止的茫茫大海,看似平和,但任何有坐船出海經驗的人都知道,那裡決對是風急浪湧,絕不平靜。海中直挺挺插入了二十多根灰白風機,畫面是如此的突兀,讓人驚懼。

這種震撼感,比起陸上風機又更直接,還記得第一次在海邊防風林中見到風機拔地而起,就覺得異常詭異,只敢囁囁嚅嚅躲在基柱邊,看著上方巨大扇葉凌空刷過,讓巨大風切聲不斷劃向自己,而這些海中神兵,要有多大的氣力才能對抗強勁的疾風與日夜不停的海流啊。

事實上,陸上風機大約一百公尺高,每根造價接近兩億元,風電賣給台電後,前十年收益是攤提成本,爾後才是獲利。海上風機高約一百八十公尺,體積更為巨大,建造和維護都更艱難,成本大增。但都比不上海上風電高效益,以及沒有土地使用糾紛的巨大優勢,成為未來風電主角。目前竹南外海這22根風機,僅是第一階段,今年底、明年中,苗栗和彰化外海,更將擴展為風機FARM的形式。屆時海上景觀將與現今完全不同,想想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人造地景藝術在海中綻放盛開,也是奇特的經驗。

---

老婆尤其對這景像著迷,開啟了後續的追拍之旅,一有空就驅車到海邊捕捉這群風車身影,為了追求最好視野,由北而南,自崎頂海水浴場起,經過青草漁港曳船道、龍鳳海灘、龍鳳漁港北堤、南堤、假日之森、紫斑蝶館,最南還到竹南長青之森,五公里距離中,各處沙灘或高地,都有她的足跡。

為了追求更好品質,她更由個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會定期觀察每日潮汐、天氣能見度、晴雨霧風的天氣之子。

隨著蒐集影像日益豐富,她更決定將其整理為小展覽的核心主題,並且擴大和加深其內容,她認為,海上風機固然壯觀,但若不能結合人民意志,也就只是個建設,尤其風機對附近漁港漁獲和白海豚都有明顯影響,環保、農村轉型、國家意志交互影響下,究竟會走向何方?這些念頭吸引她由海岸邊走入竹南龍鳳宮,試圖藉由拍攝傳統社會信仰支柱,與未來發展進行連結。

龍鳳宮主祭祀媽祖,保佑著竹南沿海漁民生計,她拍攝了八十八尊小媽祖群像,以及空拍千里眼順風耳和大媽祖照,最後更將祭祀、擲筊、保平安的概念,融入作品中,是很有創意的布置方式。

她的作品解說就完全將風機與傳統信仰給了完美結合。

近年來政府在竹南龍鳳漁港打造了首批22支風車矗立於外海。風車約45層樓高,在海上形成巨柱群,與陸上龍鳳宮的媽祖巨神像遙相呼應。

媽祖法力無邊,能呼風喚雨,是俗民信仰的心靈能源。風車可以發電,不造成空汙或輻射汙染,是人類文明的科技能源。風車群高聳壯麗「數大便是美」之奇觀,令人不由產生崇拜景仰之心,成為百姓膜拜的風神指日可待。

美景奇觀當前,水下噪音汙染帶來的瀕危物種與漁獲減少等代價微不足道,化作神桌上一道道獻祭品。

風神仍不斷在擴大建造中,未來將遍佈台灣西海岸,形成心靈與科技兼備的海上風場聖殿。我們是風神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受益人。


---

這幾年,政府倡議非核家園,替代能源當道,廠商有利,政府有需求,也不管未來電費會漲多少,就這麼大興土木開始興建風機,我們小小老百姓,對未來也只能求神問卜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