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曾經作為防衛台灣的最前線,也是新兵抽籤最不想抽到的地方,數十年的軍管歲月將其塑造成一個肅殺恐懼之處,讓人望而生畏。
但隨著兩岸關係調整,徵兵制度與戰術思想改變,時至今日,大部分駐軍都已撤出,要塞據點紛紛開放,過去的種種都已煙消雲散,絡繹不絕的觀光客取代了駐軍,留下的僅有戰地精神標語和當初胼手胝足挖建出的地下化工事及坑道。
標語的功用,無非就是激勵士氣,部隊作戰,氣勢為勝利的重要關鍵。精神標語即是能夠提高士氣的戰場經營一環。馬祖島上遍布著戰地標語,就是這個用意。還有人依不同時期和功能,將其區分為三類。第一時期為早期軍事衝突時期,例如「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等具有衝突對抗意涵的標語。第二時期為防守鞏固時期,「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揮戰力於地上」等保存實力的標語。第三時期就是類似目前僅維持防衛能力,例如「親愛精誠」等較無肅殺之氣的標語。
看到這些戰地標語,不免讓我想到鹿鼎記中,陳近南講的一段話。【對付那些蠢人,就絕對不可以跟他們說真話,必須要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不過是個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
同島一命,現在年輕人能想像嗎? |
馬祖最驚人的軍事設施,莫過於遍布各地下,二百餘座的碉堡、地下化工事及坑道。當時最高指導原則是防衛固守,大量興建各式防禦工事。
著名的鐵堡 |
以南竿海防據點為例,從勝利堡01據點開始,依順時針方向沿岸共築起95座據點,守灘控澳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線。為求堅穩,許多海防據點是挖掘礁岩使其中空,作為掩體,坑道內部是士兵的居住空間,機槍口、砲台、床鋪、廚廁等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頂部造型奇特的水泥錐狀突出物,平時可降低迴音,砲擊的時候也能削弱音量 |
更大規模的軍事設施則是戰備坑道,它的功用不一,如儲存軍事物資、砲彈掩體、部隊寢室、指揮中心,或是船隻運補基地。以現在工程技術來看,或許沒有特別之處,但只要想像民國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就會覺得實在是人定勝天的表現。據說當時許多人到馬祖服役,從第一天起就在坑道內工作,直到退伍都沒離開坑道一步,就能想像其施工過程有多麼艱辛。
以北海坑道為例,當初開鑿目的是,建立一條讓魚雷快艇躲避炮火和方便運補的井字型工程,幽暗的光線裡,鬼斧神工的軍事傑作就在眼前,坑道盡頭接引著深不見底的海水,都讓人驚嘆如何能以人力製作出如此偉大工程。
左方是步道,中央是觀光客搭乘搖櫓船遊覽 |
馬祖也有軌條砦,這是用廢棄的火車鐵軌製成,將鐵軌裁切成一截一截的鐵柱,並且將末端削成尖狀,以約五十度角的方向斜插入水泥漿灌鑄而成的底座上,每根鐵柱一致向外,用來抵禦敵人船支登陸。以往密集區,有三排結構,這片海洋僅有兩排。
軌條砦 |
這次藉著參加馬拉松之便,順便參觀馬祖軍事設施,這些都是撤軍後,軍方釋出的觀光景點,原以為地下坑道應該是黑暗恐怖,實際走來內部都明亮、整潔,也都附有說明介紹。機槍堡內更有許多多媒體和互動式裝置,成為小型戰地文化博物館。部分海防據點更藉著坐擁山海美景,轉型成休憩咖啡廳,對於促進觀光起了莫大作用。不過,懷想當年在此服役的軍士官兵,若是舊地重遊,心中必定感慨萬千。
我這一代人,服役時,已是兩岸衝突後期,部隊團體生活的壓力和不當管教已經明顯減緩,但以我個人為例,退伍後十年間,當兵的種種情境,還是會以夢靨的形式提醒我,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急迫、無意義、高壓的體制,壓迫著一整個世代的人。而且說來慚愧,即使二十年後,自覺還是無法排除,國家、責任、榮譽,這類看起來很愚蠢的固有教條。畢竟,那早融入腦子深處,是我的一部分。相形之下,新時代年輕人在這方面就自由許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