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Reflection of Memories Part 3

小學就讀台中北屯國小,走路單程約二十分鐘,路徑是由三光巷跨越北屯路,由小巷子轉進陰暗黝黑的舊街二巷,進入學校側門。

以前每班人數都有五十人以上,且每年級有十班,全校至少有三千人,可想而知班上滿滿都是人,下課時的走廊、每日升旗時的操場,也是人頭鑽動。小小年紀,就會被這種莫名畫面給迷惑。

我性格不是孤僻那類,但也絕非交遊廣。事實上,綜觀往後人生各階段,也都是這種模式,無法培養出,擁有好朋友的狀態。國小六年間,除了一位永遠掛著鼻水,像極了蠟筆小新中阿呆的同學,還有位正氣凜然的班長"盧永軒",一同路隊回家的"丁自強",其餘全部沒有印象。

學習方面,上課時大致能跟上進度,作業會完成,考前也會擔心表現而臨時抱佛腳,名次則在十幾名移動。在沒有家人督促和指導狀況下,還能維持這種水準,應該要歸功於遺傳。而且說來奇怪,不只國小,往後各階段甚至進台大讀研究所,不論班上學生人數增減,或是課程難易變動,成績總是維持在十幾名。

學校生活,有幾個印象刻

  • 教室,與現在比較,差異最大就是沒有冷氣(那是當然),還有桌子為兩人共用一張,男女同學各佔據一邊,就像是電影中常見到的場景,桌面中間都會有條粉筆畫的楚河漢界。
  • 廁所,舊式廁所結構非常簡單,因為大號的通道是連結在一起,每次上廁所都是種煎熬。
  • 抬和蒸便當,屬於輪值,兩人抬著鐵欄,將大家便當送到學校邊緣房舍,當中幾個超大加熱機器,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 受傷,某次體育課打棒球時,同學不小心將手上球棒甩出,掉下來時砸中我的頭,留有腦震盪的印象。
  • 受傷,傍晚在校門口騎著單車,因為適線不佳被懸在空中電纜攔頭撞上,縫了好幾針,留下了至今眉毛傷疤。

到了放學時間,會依照住家位置安排成同一隊伍回家,只記得領隊書包上都會插著小旗子,我們則是三三兩兩在其後,從學校出來後,穿越北屯路後,經過北華街,接著鑽入蜿蜒小巷,偶爾還會在巷子口柑仔店買零食。前面提到的"丁自強"就是因為同路隊夥伴所以較為熟悉。

高年級時,有兩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

  • 高年級特有的導護生制度,讓人非常期待,似乎戴上了臂章,就可以為所欲為,而那應該也是我這生,最接近權力的時刻了吧(笑)。
  • 情竇初開,記得五年級,似乎因為全校大會舞,和隔壁班一位女生排在相鄰位置,對她的氣質非常著迷,為了多瞭解她還跟在她身後回家,但只能偷偷摸摸,現在想來和蠟筆小新中的正男好像,也算是情竇初開,只不過後續六年都在男校,連女生都遇不上了。

整體來說,對於上學這件事,並不熱愛,但也不討厭。因為自己是個性溫和且成績尚可類型,既不會受到注意,但也不會成為誰的麻煩。就是靜靜地過著學校生活。

這樣的模式雖然安全穩定,但也反映出,自己沒有想法,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個性,事實上迄今為止,對自己的認知也就是隨波逐流,不會批判性思考。追究原因,應該是家庭和學校生活穩定且安逸,少有讓我選擇的機會。也可能自己膽小,害怕表達意見後,不知如何化解衝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