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Reflection of Memories Part 1

顧皓光,是由爸爸拿個取名子大全算出來的,相較於自己對待女兒的名子,爸爸在當時應該是很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在做吧。聽說原本有兩個選項,原本是偉光,但覺得不恰當選用皓光。皓,有白、潔白、光明、明亮的意思如明眸皓齒,特別形容月亮那種沒有熱度的光如皓月當空,感覺就是四平八穩沒有傷害性的物件。

我是長子,對父母來說,應當是充滿期待卻又手忙腳亂。照顧方面,因為他們並沒有和大家庭同住,少了長輩的奧援,兩人都在上班的狀況下,當時又沒有托嬰中心,就是請保母。

聽說那陣子,我常常生病,爺爺奶奶看不下去,或許基於心疼,也可能是為了省保母費,就決定將我留在爺爺奶奶家,也開啟之後連續十二年,父母只在傍晚出現,晚餐後他們回"自己"家,而我總是在爺爺奶奶這的生活。以現代說法,就是"隔代教養"。當然,這些背景知識都是事後的解釋,當時的我只知道,爺爺奶奶是全部,父母則像過客。

實際情形更甚於此,這十二年間,雖然常常見到面,但父子間的對話應該不會超過"十句"。以現代人角度看,實在是荒謬不可信。沒錯,他個性沉默寡言且永遠板著一張臉,總是有人欠他很多錢的樣子,拒我於千里之外,而且我也承認自己不是愛撒嬌和機零的娃娃,但實況就是如此,雖然不是家暴,但這種深層的無溝通,終其一生困惑著我。

回到娃娃時期,三個月時的的我,長的頗豐滿。

三個月

八個月時,是在三光巷前院拍攝。歪著頭流口水,看起來非常低能。

八個月

八個月大就定型了

比較具體的記憶是幼稚園階段,第一個記憶是三光巷口福音幼稚園,進去前得先過個小橋,門邊連著圍牆隔著院內柳樹。進門後是片碎石鋪成的中庭,再向前走是教會房舍,屋內印象則是小小彩色板凳。長大後回想,民國六十多年就能上幼稚園的家庭,對於教育應是重視的。

下個畫面是換至更遠處育仁國小附設幼稚園,學校的高聳建築與晶亮的地板,在我心中留下敬畏的印象。同時,有件糗事,是自己在幼稚園拉肚子,校方通知阿公來接我時,在走廊洗手槽幫我清理的記憶,以及最後光著屁股坐在大型腳踏車後座回家時涼颼颼的感覺。

大班時,始終覺得自己會和親戚表哥一樣,進入育仁國小,直到確定無法進入時,難掩失望,現在想想,娃娃就會有失望心情,實在神奇和疑惑。


六歲在中正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